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采用经典的开腹种植及CT下定位穿刺种植两种不同的方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对动物模型进行TACE术治疗,术前术后均行影像学观察。方法:新西兰大白兔80只,分为A、B两组,A组为肿瘤未行治疗组,B组于肿瘤接种术后行TACE治疗。两组均行开腹及CT下定位穿刺瘤块注射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采用影像学方法观察其种植情况,使用MRI连续扫描观察肿瘤计算其生长率。B组行TACE术治疗,观察手术前后肝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结果:1、两种接种方法的比较:A组的成功率为90.6%(29/32),B组的成功率为83.3%(30/36),统计学检验P﹥0.05,两组造模成功率在统计学上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A组接种时间为28.6+4.90min,B组接种时间为14.8+2.48min,P<0.05,两组造模操作时间在统计学具有统计学意义。2、肿瘤生长率的检测:肿瘤生长率17d时为92.8%,21d时为75.3%,与14d比较p<0.05。结论:1、改良的CT下定位瘤块注射法的接种时间明显少于经典的瘤块注射法,两者虽然接种成功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CT下定位接种操作方便,术后实验动物状况较好,是制备兔VX2肝癌模型合适的方法。2、通过观察肿瘤体积及其生长率发现接种术后2-4周时是肿瘤生长最旺盛的时期。进行传代、种植、治疗时不宜过晚进行,应在3-4周时瘤体迅速增长,血供最为丰富,实性瘤体最大时进行各项试验操作。目的:采用HE染色的方法,观察TACE术前及术后的兔VX2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F-КB在肝癌模型TACE治疗前后肿瘤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研究其在肝癌TACE治疗肝肿瘤术后的调控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新西兰大白兔79只,分为A、B、C三组,A、B共计59只,均为前期实验成功建立的兔VX2肝癌模型,随即分成A、B两组。A组共29肿瘤未行TACE治疗组,B组于肿瘤接种术成功后行TACE治疗,C组20只为对照组,正常实验兔行穿刺注射生理盐水。术后取材分别取A、B两组肿瘤组织及周围正常肝组织,C组取正常肝组织。A组肿瘤组织为A1组,周围正常组织为A2组;B组肿瘤为B1组,周围正常组织为B2组;对照组为C组。均取材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两组免疫组化检测NF-КB蛋白表达情况:A1组29例肿瘤组织内,NF-КB阳性表达者21例,阳性率为72.4%,相应的A2组阳性表达为11例,阳性率为37.9%;B1组阳性表达共24例,阳性率为82.4%,B2组阳性表达18例,阳性率60%。C组仅2例为阳性表达,阳性率为10%,各组与对照比较,除A2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2与C组比较p>0.05,A1、 B1、A2、 B2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2组为治疗前癌旁组织,其内NF-КB的表达水平尚处于较低水平。肿瘤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NF-КB在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程度的作用。A、B两组组内及组间比较NF-КB蛋白表达均无统计学意义。但TACE术后肿瘤组织及肿瘤旁肝组织内NF-КB阳性表达率均呈明显增高,说明肿瘤组织治疗后的癌细胞凋亡和周围肝组织的损伤等因素可能会导致NF-КB的表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