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william_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采用腹针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并与常规针刺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以探讨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且易被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纳入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腹针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各30例,腹针组取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双天枢;常规针刺组取穴(双侧):足三里、三阴交、内关、天枢、中脘、太冲;两组针刺结束后均用TDP治疗仪照射腹部,留针三十分钟,每天治疗一次,连续治疗六天,休息一天,六次作为一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总积分及中医证候单一症状积分,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1..一般资料两组患者入组前一般情况比较(性别、年龄、病程等均P>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2.症状总积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总积分都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两种方法都能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总积分;其中腹针组症状总积分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腹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较对照组改善症状总积分有更好疗效。3.中医证候单一症状积分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单一症状积分比较,八个症状的P值均大于0.05,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单一症状具有可比性;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八个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有显著差异(均P<0.05),说明两种方法对中医证候单一症状积分的改善均有很好的疗效;组间比较,腹针组腹胀、纳少、便溏不爽、喜太息、疲乏无力积分与常规针刺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分别是:P=0.016、0.025、0.050、0.025、0.003<0.05);胃脘痛、烦躁多怒、嗳气反酸积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分别是P=0.430、0.202、0.3210.05>0.05)。表明腹针在改善腹胀、便溏不爽、纳少、喜太息、疲乏无力的症状积分上比常规针刺有更好疗效,在改善胃脘痛、烦躁多怒、嗳气反酸三个症状积分上疗效差不多。4.临床疗效评定治疗后腹针组治愈8人,显效13人,好转7人,无效2人,总有效率93.33%。常规针刺组4人治愈,8人显效,13人好转,5人无效,总有效率83%。经统计学分析,腹针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P=0.024<0.05),总有效率优于常规针刺组(P=0.032<0.05)。结论:腹针和常规针刺都能明显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症状,而腹针改善更明显,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从对中医证候单一症状的改善上看,腹针可能在改善脾虚证症状上比常规针刺有更好的疗效。
其他文献
对大棚温室耗水量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利用温度作为主要参数提出灌溉模型,在此基础之上给出灌溉方案,用于指导农业生产。
内部控制是单位规模管理手段和管理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同现代化管理相适应。当前,内部控制审计尚属于新鲜事物,缺乏实践经验,在探索中人们对其的理解和认知还不够
数据质量问题会对大数据的应用产生致命影响,因此需要对存在数据质量问题的大数据进行清洗.MapReduce编程框架可以利用并行技术实现高可扩展性的大数据清洗,然而,由于缺乏有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骨科止血带所致远隔器官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对照组各120例。4组均给予预处理。A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4μ
针对钢板混晶组织,通过试验分析,研究不同变形温度对钢板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变形量一定时,随着变形温度的提高,奥氏体再结晶分数增加,再结晶后的晶粒长大行为也很明显。
地方广电在重大时政报道中一向或被动、或主动地缺位,不免令人感到遗憾。地方广电应该改变观念,首先要树立"有所为"的心态,确立"基层信息媒介"的定位,利用好本土其他媒体的资
社会网络中影响最大化问题是指在特定传播模型下,获取一个指定大小的节点集合,使得该集合在网络中的聚合影响力最大.针对贪心算法运用于大规模社会网络时存在效率低下且不可
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管理是所有跨国企业不得不面对的课题。日本企业在中国的雇佣人数约占日本企业全部海外雇佣人数的三分之一,在华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成败影响着企业运营
以医院信息系统为建设平台,利用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实现医院财务信息化。通过财务的信息化可以对预算控制起到辅助作用,让系统的安全性得到保障,方便了对预算的监控,减轻
作为研发部门缺失、低技术位势的服务性行业,酒店服务创新更多地属于外生主导型创新。然而,学术界对酒店利用外部知识提升创新能力方面鲜有研究。为此,本研究首次将具有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