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胶东以约0.3%的国土面积占有中国约25%的黄金储量,是中国最重要的金矿集中区和黄金产区,该区经历了长期的构造—岩浆活动,形成了复杂的构造格架和一系列岩浆岩。近年来,广大地质工作者深入贯彻“理论先导、攻深找盲、瞄准大带、重点突破”的找矿思路,金矿床研究和普查找矿不断取得突破。招平断裂带是胶东地区最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前人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多侧重于矿床尺度的观测和分析,对整个成矿带进行系统研究和总结,进而构建各类金矿类型及深部矿体勘查模型方面还缺乏系统性。勘查实践证明,找矿的成功率越来越依赖于成矿规律研究和成矿预测的开展,而在信息集成基础上建立勘查模型指导找矿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运用成矿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在充分收集、消化前人研究成果和工作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科研项目和本职勘查工作,开展金矿调查研究,系统采集各种岩石和矿石样品,开展大量的测试分析工作,总结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特征,分析招平带成矿系统各要素,解剖典型金矿床,总结控矿规律,建立勘查模型,开展成矿预测。论文总结了招平断裂带分段地质特征、构造控矿型式、成矿规律、找矿方向和成矿模式,金矿带产出石英脉型(玲珑式)、蚀变岩型(焦家式)及过渡型(灵山沟式)三种金矿类型,具有构造-蚀变—矿化的水平分带性,自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花岗质碎裂岩→碎裂状花岗岩,岩石的破碎程度逐渐降低(碎粒岩到碎裂岩),矿化逐渐减弱(浸染状、密集网脉状到稀疏脉状矿化),蚀变分带明显(黄铁绢英岩化、绢英岩化、硅化到钾化带)。断裂带多期叠加成矿作用明显,至少有金成矿期和银多金属成矿期两期成矿作用复合,两期成矿的成矿元素不同,金成矿期划分4个成矿阶段,银多金属成矿期划分3个成矿阶段。根据断裂带微量元素特征,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估算了断裂带资源潜力。在多元信息集成的基础上,构建了招平断裂带六类勘查模型:矿床(体)综合预测模型、矿床(体)定位综合预测模型、焦家式金矿地质-地球物理勘查模型、焦家式金矿地质-地球化学勘查模型、玲珑式金矿地质-地球物理勘查模型、深部矿体定位预测模型。开展了成矿预测,圈定成矿预测区11处,经工程验证,取得了较满意的找矿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