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泛珠三角地区是一个包括了广东、福建、湖南、江西、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经济区域。泛珠三角地区的构成极具多样性,各省区间的显著差异为区域内优势互补,合作互利创造了条件。作为我国涵盖面积最广的经济区域,泛珠三角地区在全国区域经济板块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在现代经济中,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大,泛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少不了包括人力资本在内的各种投入要素的贡献,本文测算了泛珠三角地区内各省(自治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小,旨在为泛珠三角地区的协调发展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理论参考。本文以现代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采用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比较分析等多种方法,考察了泛珠三角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问题。文章首先构建与阐释了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模型;接着采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对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现状做出分析;然后建立计量经济模型,采用来自泛珠三角地区各省(自治区)的数据,测算了该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本文研究发现:(1)教育、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机制;(2)泛珠三角地区内各省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各项指标存在很大差异,本文根据人均GDP标准化排序,将考察的泛珠三角地区九省(自治区)分成三个梯队,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呈现出“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的趋势;(3)实证结果表明,泛珠三角地区的物质资本贡献率远大于人力资本的贡献率,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各省区中,第一梯队的广东和福建两省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高;第二梯队的五省区人力资本贡献率差异较大;第三梯队云南、贵州两省的人力资本贡献率要高于第二梯队的某些省区。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于:泛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最具多样性和内部差异性的经济区域,本文按人均GDP标准化指数将地区内九省(自治区)划分为三个梯队,构建了基于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模型,采用泛珠三角地区相关数据,测算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文章得出的结论对该地区的教育、人力资本开发和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