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作品反映的内容总是与现实生活的变化息息相关的,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大潮的涌起,中国开始了自己的现代化建设。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打工潮的涌起,外来务工群体在不断壮大,截止2006年末全国的打工者多达1.3亿。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群体,打工文学正是在反映打工者漂泊异乡的感受中应运而生的,真实地反映了打工者的漂泊心理,乡愁、情怅、理想、志向等等。打工文学也因此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城市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广大农村人口涌向城市的过程,打工文学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已然在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开放城市出现,但其发展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打工文学作为一种现象存在于当下的文学发展过程中,为当代文学提供着独特的艺术样式和美学价值。本文试图以打工文学为研究对象,对打工文学的文化品质、美学与艺术精神、创作成果与不足等问题作系统研究,从而对打工文学的发展有基本的认识与把握。
打工文学应该被理解为一个题材概念,这样既打破了作家出身的局囿又提升了作品的质量,有利于把打工文学的研究引入深层。如果只是把“打工者”创作的文学作品视为打工文学,由于“打工者”在创作中自身的文化结构和情感取向存在的缺陷影响了其作品的质量,会把打工文学变成只是底层的情感倾诉,在文学研究的视域内不会引起太多的关注,同时把其他作家创作的打工题材作品排除在外,也使打工文学现象简单化了。
打工文学是新时期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新的文学现象,它的出现给文学批评界带来了新的思考。在20世纪90年代文学创作趋向“私人化”写作,“私语式”言说的维度里打工文学创作重新引发了对“他者”的命运、“底层”的人生的关注,把作家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突显出来。“文学即入学”,在现代化进程中涌入城市的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他们的人生际遇需要文学的关注,文学在反映这一群体生活时需要有新的思维向度和表述方式,因此对打工文学的研究不仅具有社会学的意义,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打工文学创作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学范式,作品中揭示的矛盾是城乡矛盾,但不再是地域二元的对立而是在城市一元展开,展现出打工者渴望融入城市却被现实拒斥的局外生存状态,塑造了生活艰辛努力拼搏的打工者群体形象和心理失衡下的行为失范个体。在叙事中打工作家多采用经验叙述和内视角的方式,作品中渲泄着打工者生存的艰难感受和欲望诉求。
打工文学的创作呈现出“底层写”和“写底层”两种不同的写作方式,作为出身底层的打工作家的创作是以打工者群体代言的方式,坚守着感情体验的倾诉,拒绝底层“被改写”的书写状态;专业作家的“写底层”是知识分子人文精神的觉醒,是对社会责任感的承担,虽然在“表述”的过程中出现“改写”,但这种改写对于底层生存状况的改善是需要的。
打工者是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从农村脱身进入城市的。现代性是个历史、文化的概念,现代性中包含着“世俗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两种维度。现代化则是个社会学的概念,它所张扬的主要是“世俗现代性”或称为“资产阶级现代性”,表现为和社会的现代化与工业化进程相关的占主流地位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如启蒙主义、工具理性与科技万能观念等等,也就是对现代性的理性上的认同、肯定。打工文学的出现本身就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伴生物,正是随着中国的现代化步伐的前进,才使农民工进入城市成为可能,而这些涌入城市的廉价的劳动力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平台,他们的生活为文学的表现提供了新的场域。农民工作为社会上一股巨大的社会力量需要人们的关注,但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他们却成为了被忽视的群体,甚至是作为“盲流”来对待,经常成为被抓遣返农村的对象,即使能够留在工厂里打工,他们的生活状态也是被人们所漠视的。他们带着改变自我生存境遇的美丽梦想进入城市,但这种现代化想象也最终幻灭了。最初进入城市打工的群体是以青壮年为主,他们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处于变动不定的人生时期,而他们的精神上缺少必要的关怀,于是许多的年青人在渴望融入城市却被拒绝、思念家乡却又不愿归乡、渴望感情的抚慰却只能忍受内心的孤寂、盼望改善生活却渐渐使自己滑入双重的边缘,他们在城乡二元文化的夹缝中形成异质的人格形态,在欲望的诱惑和情感的压抑中发生人格的异化。打工文学所折射出的正是现代化的表征,既有对现代化充满幻想和期待的诉求,也有对自我感受的现代化的质疑。打工文学的创作中也揭示出他们对于现代化想象的幻灭,城乡二元人格的形成与裂变,通过对打工者性爱的书写展现出在剥夺与放纵之间的和谐社会文明建设的思考。
当然,打工文学并没有完全成熟,在打工文学作品中也缺少真正能够引起文学界关注的经典作品,但作为一种反映农民工走向现代化征程中所经历的生存困境和情感迷惑的文学现象,是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的。总之,打工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并没有引起批评家的更多关注,它还处于一种自由发展的状态,作为不断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打工者”是个特殊群体,反映他们生存现状的文学作品应该得到评论界的更多关注。用文学批评的话语促进这一文学现象趋向成熟正是评论家的职责所在。
城市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广大农村人口涌向城市的过程,打工文学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已然在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开放城市出现,但其发展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打工文学作为一种现象存在于当下的文学发展过程中,为当代文学提供着独特的艺术样式和美学价值。本文试图以打工文学为研究对象,对打工文学的文化品质、美学与艺术精神、创作成果与不足等问题作系统研究,从而对打工文学的发展有基本的认识与把握。
打工文学应该被理解为一个题材概念,这样既打破了作家出身的局囿又提升了作品的质量,有利于把打工文学的研究引入深层。如果只是把“打工者”创作的文学作品视为打工文学,由于“打工者”在创作中自身的文化结构和情感取向存在的缺陷影响了其作品的质量,会把打工文学变成只是底层的情感倾诉,在文学研究的视域内不会引起太多的关注,同时把其他作家创作的打工题材作品排除在外,也使打工文学现象简单化了。
打工文学是新时期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新的文学现象,它的出现给文学批评界带来了新的思考。在20世纪90年代文学创作趋向“私人化”写作,“私语式”言说的维度里打工文学创作重新引发了对“他者”的命运、“底层”的人生的关注,把作家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突显出来。“文学即入学”,在现代化进程中涌入城市的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他们的人生际遇需要文学的关注,文学在反映这一群体生活时需要有新的思维向度和表述方式,因此对打工文学的研究不仅具有社会学的意义,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打工文学创作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学范式,作品中揭示的矛盾是城乡矛盾,但不再是地域二元的对立而是在城市一元展开,展现出打工者渴望融入城市却被现实拒斥的局外生存状态,塑造了生活艰辛努力拼搏的打工者群体形象和心理失衡下的行为失范个体。在叙事中打工作家多采用经验叙述和内视角的方式,作品中渲泄着打工者生存的艰难感受和欲望诉求。
打工文学的创作呈现出“底层写”和“写底层”两种不同的写作方式,作为出身底层的打工作家的创作是以打工者群体代言的方式,坚守着感情体验的倾诉,拒绝底层“被改写”的书写状态;专业作家的“写底层”是知识分子人文精神的觉醒,是对社会责任感的承担,虽然在“表述”的过程中出现“改写”,但这种改写对于底层生存状况的改善是需要的。
打工者是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从农村脱身进入城市的。现代性是个历史、文化的概念,现代性中包含着“世俗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两种维度。现代化则是个社会学的概念,它所张扬的主要是“世俗现代性”或称为“资产阶级现代性”,表现为和社会的现代化与工业化进程相关的占主流地位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如启蒙主义、工具理性与科技万能观念等等,也就是对现代性的理性上的认同、肯定。打工文学的出现本身就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伴生物,正是随着中国的现代化步伐的前进,才使农民工进入城市成为可能,而这些涌入城市的廉价的劳动力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平台,他们的生活为文学的表现提供了新的场域。农民工作为社会上一股巨大的社会力量需要人们的关注,但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他们却成为了被忽视的群体,甚至是作为“盲流”来对待,经常成为被抓遣返农村的对象,即使能够留在工厂里打工,他们的生活状态也是被人们所漠视的。他们带着改变自我生存境遇的美丽梦想进入城市,但这种现代化想象也最终幻灭了。最初进入城市打工的群体是以青壮年为主,他们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处于变动不定的人生时期,而他们的精神上缺少必要的关怀,于是许多的年青人在渴望融入城市却被拒绝、思念家乡却又不愿归乡、渴望感情的抚慰却只能忍受内心的孤寂、盼望改善生活却渐渐使自己滑入双重的边缘,他们在城乡二元文化的夹缝中形成异质的人格形态,在欲望的诱惑和情感的压抑中发生人格的异化。打工文学所折射出的正是现代化的表征,既有对现代化充满幻想和期待的诉求,也有对自我感受的现代化的质疑。打工文学的创作中也揭示出他们对于现代化想象的幻灭,城乡二元人格的形成与裂变,通过对打工者性爱的书写展现出在剥夺与放纵之间的和谐社会文明建设的思考。
当然,打工文学并没有完全成熟,在打工文学作品中也缺少真正能够引起文学界关注的经典作品,但作为一种反映农民工走向现代化征程中所经历的生存困境和情感迷惑的文学现象,是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的。总之,打工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并没有引起批评家的更多关注,它还处于一种自由发展的状态,作为不断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打工者”是个特殊群体,反映他们生存现状的文学作品应该得到评论界的更多关注。用文学批评的话语促进这一文学现象趋向成熟正是评论家的职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