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下的打工文学创作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ye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作品反映的内容总是与现实生活的变化息息相关的,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大潮的涌起,中国开始了自己的现代化建设。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打工潮的涌起,外来务工群体在不断壮大,截止2006年末全国的打工者多达1.3亿。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群体,打工文学正是在反映打工者漂泊异乡的感受中应运而生的,真实地反映了打工者的漂泊心理,乡愁、情怅、理想、志向等等。打工文学也因此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城市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广大农村人口涌向城市的过程,打工文学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已然在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开放城市出现,但其发展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打工文学作为一种现象存在于当下的文学发展过程中,为当代文学提供着独特的艺术样式和美学价值。本文试图以打工文学为研究对象,对打工文学的文化品质、美学与艺术精神、创作成果与不足等问题作系统研究,从而对打工文学的发展有基本的认识与把握。
  打工文学应该被理解为一个题材概念,这样既打破了作家出身的局囿又提升了作品的质量,有利于把打工文学的研究引入深层。如果只是把“打工者”创作的文学作品视为打工文学,由于“打工者”在创作中自身的文化结构和情感取向存在的缺陷影响了其作品的质量,会把打工文学变成只是底层的情感倾诉,在文学研究的视域内不会引起太多的关注,同时把其他作家创作的打工题材作品排除在外,也使打工文学现象简单化了。
  打工文学是新时期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新的文学现象,它的出现给文学批评界带来了新的思考。在20世纪90年代文学创作趋向“私人化”写作,“私语式”言说的维度里打工文学创作重新引发了对“他者”的命运、“底层”的人生的关注,把作家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突显出来。“文学即入学”,在现代化进程中涌入城市的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他们的人生际遇需要文学的关注,文学在反映这一群体生活时需要有新的思维向度和表述方式,因此对打工文学的研究不仅具有社会学的意义,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打工文学创作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学范式,作品中揭示的矛盾是城乡矛盾,但不再是地域二元的对立而是在城市一元展开,展现出打工者渴望融入城市却被现实拒斥的局外生存状态,塑造了生活艰辛努力拼搏的打工者群体形象和心理失衡下的行为失范个体。在叙事中打工作家多采用经验叙述和内视角的方式,作品中渲泄着打工者生存的艰难感受和欲望诉求。
  打工文学的创作呈现出“底层写”和“写底层”两种不同的写作方式,作为出身底层的打工作家的创作是以打工者群体代言的方式,坚守着感情体验的倾诉,拒绝底层“被改写”的书写状态;专业作家的“写底层”是知识分子人文精神的觉醒,是对社会责任感的承担,虽然在“表述”的过程中出现“改写”,但这种改写对于底层生存状况的改善是需要的。
  打工者是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从农村脱身进入城市的。现代性是个历史、文化的概念,现代性中包含着“世俗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两种维度。现代化则是个社会学的概念,它所张扬的主要是“世俗现代性”或称为“资产阶级现代性”,表现为和社会的现代化与工业化进程相关的占主流地位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如启蒙主义、工具理性与科技万能观念等等,也就是对现代性的理性上的认同、肯定。打工文学的出现本身就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伴生物,正是随着中国的现代化步伐的前进,才使农民工进入城市成为可能,而这些涌入城市的廉价的劳动力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平台,他们的生活为文学的表现提供了新的场域。农民工作为社会上一股巨大的社会力量需要人们的关注,但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他们却成为了被忽视的群体,甚至是作为“盲流”来对待,经常成为被抓遣返农村的对象,即使能够留在工厂里打工,他们的生活状态也是被人们所漠视的。他们带着改变自我生存境遇的美丽梦想进入城市,但这种现代化想象也最终幻灭了。最初进入城市打工的群体是以青壮年为主,他们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处于变动不定的人生时期,而他们的精神上缺少必要的关怀,于是许多的年青人在渴望融入城市却被拒绝、思念家乡却又不愿归乡、渴望感情的抚慰却只能忍受内心的孤寂、盼望改善生活却渐渐使自己滑入双重的边缘,他们在城乡二元文化的夹缝中形成异质的人格形态,在欲望的诱惑和情感的压抑中发生人格的异化。打工文学所折射出的正是现代化的表征,既有对现代化充满幻想和期待的诉求,也有对自我感受的现代化的质疑。打工文学的创作中也揭示出他们对于现代化想象的幻灭,城乡二元人格的形成与裂变,通过对打工者性爱的书写展现出在剥夺与放纵之间的和谐社会文明建设的思考。
  当然,打工文学并没有完全成熟,在打工文学作品中也缺少真正能够引起文学界关注的经典作品,但作为一种反映农民工走向现代化征程中所经历的生存困境和情感迷惑的文学现象,是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的。总之,打工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并没有引起批评家的更多关注,它还处于一种自由发展的状态,作为不断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打工者”是个特殊群体,反映他们生存现状的文学作品应该得到评论界的更多关注。用文学批评的话语促进这一文学现象趋向成熟正是评论家的职责所在。
其他文献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无名氏是一个特异的存在。40年代,他曾凭借《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两本言情小说风靡文坛,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畅销书作家之一。而后,怀揣卓绝的文化抱负,在“潜在写作”的状态下笔耕不缀十五载余,最终完成了《无名书》这部生命大书。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脱离当时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对形而上的探索满腔热忱,以人生为筹码探索生命存在意义,无名氏是为数不多的横跨古今中外文化、思想视野,并自觉在
中国现代诗歌一直处在“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本土”的两难困境之中,在切断与传统的联系之后,中国现代诗歌如何构建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如何构建自身的文化身份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陈先发正是对“传统”和“西方”资源的自觉认识,使他能够将历史经验,社会现实和个人才能相融合进行中国现代诗歌的探索之旅。他的诗是“中国诗歌的再出发”,是返回源头之后的再出发。  对于传统,陈先发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正是出于
学位
文章以2017年花城出版社出版的《新五人诗选》为研究对象,梳理并考察了从1986年第一本《五人诗选》到《新五人诗选》的诗歌流变历程和历史脉络,对《新五人诗选》的出现原因和近年来的诗坛背景作了分析,并对诗选中的臧棣、张执浩、雷平阳、余怒和陈先发五位诗人的诗坛地位、写作轨迹和写作取向进行分析,通过研究五人各执一端又具有内在统一指向的写作风格,分析五位诗人经典化的可能性及该诗选的时代意义,探讨诗界为什么
诗集《漳河水》作为解放区文学的重要成果,是中国诗歌探索“民族形式”的重要代表作,也是阮章竞的重要代表作品。目前对于诗集的研究,学术界仅集中于对诗歌《漳河水》的研究,缺乏对其他作品的关注和研究,忽视了其他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割裂了诗人写作的整体性与诗歌写作的发展性,对阮章竞20世纪40年代诗歌写作研究、艺术规律的讨论仍很欠缺。  本文以诗集《漳河水》为研究对象,溯源写作背景,运用比较研究等方法,通过文
作为曹禺生命三部曲之一的《日出》自1936年发表以来,经历了复杂的版本变迁。作家的每一次改易都受到具体的社会历史语境制约,且新的版本的生成意味着作品艺术面貌与言说空间的改变,进而影响到剧作的文学史经典化阐释与构建。本文试图勾勒《日出》版本流变过程,考察促成版本生成的多重因子,并探究文学史书写同作品版本间的隐秘关联。  绪论部分首先对曹禺《日出》的文本研究及版本研究情况进行了简要梳理,针对当前新文学
学位
《子夜》作为中国现代长篇小说里里程碑式的经典作品,在1933年年初出版后便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其后的二十世纪里,《子夜》获得的评价随着社会政治环境、文学研究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子夜》诞生的三十年代,茅盾受现实主义思潮的影响、怀着“感时忧国”的理念笔耕不辍,开辟了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天地。到了建国后的五六十年代,《子夜》不断被政治话语遮蔽与修改,逐渐变成只剩阶级思想价值的模式化文本。改革开放以后,文学
学位
都市边缘人群体构成了黄咏梅中短篇小说的主要形象,但小说的涵盖范围和深层意指不止于此。黄咏梅小说发掘了都市中人在面对转型期时,所潜藏的焦虑、空虚、孤独、厌倦、认同困扰等具有普遍性的“边缘状态”,并在对日常生活的书写中表达了作家对其背后关于精神状态与生存本质的思考。  论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章分析都市人的精神困境的形成背景,将其视为时代内在冲突的缩影和社会转型期的普遍现象,主要从代际冲突、城乡
学位
“红色经典”并不是一个空洞的能指,一部红色作品的经典化历程,凝聚了中国现代历史发展的重要信息,再现不同时代的价值取向和审美风尚。  《青春之歌》代表了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题材的文学创作成就。从诞生之初的街头巷尾争相传阅,到引发文艺精英与普罗大众大讨论;从作家主动修改,到“重写文学史”的人性化反思总结;从新时期大众阅读境遇“遇冷”,到如今的学界的多元化解读,可以看出,随着历史的推移,《青春之歌》的评
“零余者”形象是观察时代症结的精神样本,描述了知识分子因无法找到可以认同的价值据点而呈现出飘零的存在状态,在现实内涵中展现为与社会价值体系的冲突或者与自我的内在冲突,自动生成为“零余者”的文学研究价值。此外,作者亦是时代个体,对待“零余者”采取的态度差异也值得探讨。本文试图从“零余者”与自我、社会、作者三个维度切入,梳理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新世纪以来文学作品中“零余者”形象,基于不同时代的
学位
《围城》的接受史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历史。半个世纪里,《围城》经历了争议→沉寂→狂热三大轮考验,最终实现了学术界和民众全方位的接受,确立其文学经典地位。本文从接受史的角度,回顾和考察了《围城》在现代中国政治与文化双重变奏下不同时期的解读和读者接受情况。《围城》1940年代一出版,即引起了学术界两极化纷争。新中国前三十年,左翼话语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文学与政治紧密捆绑,阶级斗争愈演愈烈,《围城》在大陆销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