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的影响因素研究——以重庆市铜梁县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tianyi1990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振兴之希望在于教育,教育振兴之希望在于教师。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关系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近年来,在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科学发展观后,社会各界在积极践行着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在科学发展观五统筹中的“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在教育领域,提出了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概念。伴随着义务教育的发展,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成为了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热点和难点,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那么何谓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指对教育横向结构方面的地区之间、地区内部的学校之间、学校内部群体之间和教育纵向结构方面的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配置均衡,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从而保障每一个受教育者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使每一个儿童都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①.当前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突出表现在师资配置上,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以及改革之初提出城市优先发展政策的影响,我国城乡师资差距逐渐扩大,而作为影响师资配置的关键手段之一的教师流动,如何在师资配置领域发挥自身的作用,使我们今天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教师流动越来越频繁,但是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教师流动过程中存在着无序、不合理的流动.这种情况的存在直接导致了城乡师资配置的混乱,造成了现行基础教育发展趋势与我们希望中的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背道而驰,这对基础教育的长远发展无疑提出严峻的挑战。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显得重要而迫切,而教师资源是制约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人力资源,因此以教师流动为突破口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各界的共识。众所周知,教师流动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从影响教师流动因素出发,通过对样本地区的实证调研(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结合数据分析的结果,着力研究教师流动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不同人口学变量特征下教师流动影响因素之间的差异,并通过对这些因素与教师流动之间关系的把握,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教师的合理、有序流动。在一定意义上,促进城乡师资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促进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本文除导论部分共有三大部分,在导论中,简单阐述了问题提出的缘由,对以往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对本文涉及教师流动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提出了基本研究假设及思路,研究意义及方法。本文第一部分主要是提出研究教师流动的理论基础及教师流动本身的意义;第二部分是从实证调查的角度对重庆市铜梁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影响因素作问卷调查,并进行数理分析;最后一部分是根据第二部分的数据分析以及访谈所得的信息,提出促进教师合理、有序流动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本研究课题以重庆市专业队(市体工队和区县业余体校)网球教练员、高校网球教师和业余网球教练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推理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重
师范院校是培养未来教师的重要基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未来将要走上体育教师的岗位,鉴于目前排球主修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以及研究现状,开展这项课题研究,为提高排球主修生的教学能
期刊
对福建省30种常见榕属植物的22个性状进行形态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榕属植物各种之间的平均欧氏距离是5.336 8,欧氏距离最近的是日本匍茎榕和珍珠莲,为1.715 5;硬叶榕和大果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