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依法治国进程不断加快、舆论监督力度不断强化、群众法律素养不断提升的大环境下,作为法治公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辅警队伍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2015年2月,中共中央为加强新时期公安队伍建设,促进公安工作的法治化进程,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该《意见》强调辅警队伍管理的规范化问题是新时期公安改革全面深化进程中的基本任务。警务辅助人员管理规范化的实质就在于厘清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辅警主体定位、行为性质、职责范围等问题,加快辅警管理的法制化进程,加强辅警组织架构的规范化建设,推进辅警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和专业化水平提升。因此,对于辅警管理规范化的理论探讨以正其源、并辅以相应的制度建设以正其本,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第一部分首先论述了辅警的概念、种类和作用,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学者对辅警的概念的定义和认识。通过分析我国现行辅警的类型,提出科学的辅警分类。探究了辅助警务力量在当前公安工作当中的地位作用。第二部分分析了辅警管理规范化建设的法学原理及经济学基础:从法学视角来看,辅警管理的规范化必须从法理层面界定其法律定位、职责权限和权益保障三个方面。通过探讨辅警的法律定位,解决其身份难题;研究辅警的职责权限,明确其哪些事可以为,哪些事不可为;分析辅警的权益保障,解决其后顾之忧。从经济学的角度客观、深入分析辅警管理规范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首先,社会治安作为一种混合公共产品概念的提出,奠定了社会治安非政府提供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其次,警务社会化可以使公安机关优势警力资源从繁琐的一般警务中解放出来,从事警务核心工作。最后,通过政府服务外包的形式,可以减少政府行政成本,减轻国家财政负担。第三部分论述了辅警管理规范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公安机关辅警管理规范化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论文第四部分结合各地公安机关辅警管理制度建设的最新成果,给出辅警管理规范化建设的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