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网络银行实施财产类犯罪,是指行为人破坏国家在管理银行的活动中所形成的银行管理秩序,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借助数字化银行信息平台,使用新型技术手段,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2019年10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四起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典型案例,其中有两起案件涉及利用互联网银行实施财产犯罪,利用网络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已然成为目前财产类犯罪案件中的常见案件类型。与传统财产类犯罪案件相比,利用网络银行实施财产类犯罪案件因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借助了互联网技术等因素,故在司法实践中对该类案件的认定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司法裁判文书进行梳理及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利用网络银行实施财产类犯罪案件在司法实务中存在着案件定性不清、多重犯罪行为下罪数认定存在差异、被害人认定及共犯认定尚有异议四个方面的问题。互联网银行使用生物认证系统,综合采用多种认证方式,如借记卡、密码以及指纹,这就可能导致行为人在利用互联网银行犯罪过程中实施多重犯罪,如窃取受害者的指纹、个人信息等,解决利用网络银行实施财产类犯罪案件在司法实务中的问题,不仅需要通过借助司法数据对该类案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及分析,更需结合实际案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理论剖析,明确利用网络银行实施财产类犯罪案件中存在的争议焦点,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对2014年到2019年利用网络银行实施财产类犯罪案件的相关裁判文书进行分析表明我国网络银行犯罪案件主要涉及侵犯财产犯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和贪污贿赂犯罪,其中网络银行犯罪案件中侵犯财产类犯罪案件占比44.4%,主要罪名包括诈骗罪、盗窃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与普通的财产类犯罪相比,利用互网络银行实施财产类犯罪多涉及数个犯罪行为,先行为与后行为应当作为一个犯罪行为进行分析还是应当分别分析,事关对犯罪主体所实施犯罪行为性质的认定。因此,应当准确对利用互联网银行实施的财产类犯罪案件的前行为与后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定性。如果肯定先行为与后行为之间的牵连性,则按照我国刑法理论对牵连犯择一重罪处罚的原则,该类案件均应按照重组罪定罪论处。而行为人重罪未遂的情况下,则无法对行为人实施的轻罪犯罪行为做出有效评价。因此应当将前后两个行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更为合理。在先后行为作为一个整体行为时,应当以何种罪进行评价,则应当根据犯罪行为所处的阶段及被害人是否具有明确的处分意识进行判断。犯罪主体在实施犯罪行为时,还需严格区分利用互联网银行实施财产类犯罪案件中的受害对象。从财产损失主体的角度出发对受害对象进行确定,不仅可以捍卫司法权威及法治公信力,更能够有效的对案件进行定性。除此之外,在利用网络银行实施财产类犯罪案件中,认定行为人之间是否存在共同犯罪,应当打破传统刑法理论对共同犯罪中共同故意的要求,对《刑法》第二十五条进行重新释义,即在先行为人与后行为人在无共同故意的情况下,只要先行为人的行为与最终受损主体的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先行为人与后行为人之间也可以成立共犯关系,而犯罪团伙内部的各角色分工在责任认定上应当着重考虑利用网络银行实施财产类犯罪案件的特点,从因果关系上确定正犯,再以正犯为中心,确定狭义共犯,对提供网络技术支持的犯罪行为人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