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体形成的机制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yjmhcaihiong_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细胞往前迁移时,尾部留下的丝状结构叫做收缩丝,收缩丝上会长出一些泡状的结构,我们称之为迁移体。迁移体大小约为1-2微米,里面包含了更小的囊泡,迁移体的产生是依赖细胞迁移的。细胞里的内容物可以通过收缩丝运输到迁移体,并且迁移体的内容物可以释放到外界,这个过程叫做迁移性胞吐,迁移体可能与细胞间的交流等密切相关。当我们观察迁移体形成的过程中发现在收缩丝断掉时,迁移体仍然粘附在基底,说明迁移体与基底之间存在黏附作用。通过质谱结果,我们发现介导迁移体黏附的是整合素家族的蛋白,并且迁移体上的整合素是一种活化的状态,从3D结构上主要位于迁移体的下半部份。迁移体上的整合素比TSPAN4更早富集在迁移体上,整合素和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很有可能是迁移体形成的早期事件之一。迁移体虽然富含整合素,但和黏着斑无论从蛋白组成,形态结构还是生命周期都是不同的。整合素是细胞外基质的受体,不同的细胞外基质拥有不同的整合素受体,当我们敲低fibronectin的受体integrinα5时,迁移体在fibronectin的产生受到明显抑制,而在其他细胞外基质上不变。当我们过表达integrinα3,迁移体在其对应的细胞外基质laminin511上产生显著增加;当我们过表达integrinα1,迁移体在其对应的细胞外基质collagen IV上产生显著增加,而其他细胞外基质不变。因此我们证明了整合素和细胞外基质的配对可以促进迁移体的产生。胎盘是胚胎发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结构,是母亲和胎儿沟通联系的纽带。在人类胎盘发育中,胎盘绒毛前端由滋养层细胞分化而来的绒毛外滋养层细胞(EVT)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能力的细胞,我们从体外分离纯化了EVT细胞,并观察到迁移体的产生,而且我们也从胎盘的电镜超薄切片中看到了迁移体状的结构。EVT细胞产生的迁移体也能被EVT细胞的标记蛋白integrinα5和HLA-G标记上,并且迁移体里富含趋化因子CXCL12,说明迁移体很有可能是EVT细胞和其他细胞相互作用的媒介,值得我们更加深入的研究。由于人类胎盘在道德伦理方面和基因编辑上的限制,我们希望能从小鼠胎盘上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在小鼠胎盘里找到一种侵袭能力很强的细胞叫做糖原滋养层细胞(GlyTs),我们分离纯化后发现其也可以产生迁移体,并且小鼠胎盘组织的电镜超薄切片中也找到了类似迁移体的结构,这为我们以后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问题教学设计应打破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答"的局限,形成更具有启发与引导意义的教学模式。基于此,本文从问题教学的实践意义入手,结合高中化学教
<正>新课标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学习思想、亲自体验和感受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思考并从中探索和完善教学制度,努力
目的建立测定阿立哌唑有关物质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BDS C18柱(250mm&#215;4.6mm,5μm),以甲醇-四氢呋喃-以醋酸调pH至3.0的30mmol/L醋酸钠缓冲
本文对六种不同药液浸泡树棒培养密环菌菌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5ppm三十烷醇加300ppm单宁酸的混合液浸泡树棒,培养蜜环菌,其接菌率高、菌生长势好,明显优于沿用已久的0.25%硝酸接
【研究背景与目的】灵芝(Lingzhi)是我国传统名贵药材,灵芝中化学成分复杂,结构类型多样,生物活性丰富。灵芝在我国分布广泛,但受各地自然条件的影响,不同产地的同种灵芝的活性
随着传感器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及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状态监测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产品。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被广泛地部署于产品的各个部位并以极高的采样频率对其退
入秋了,断断续续地下着雨,天气忽冷忽热让人措手不及,拿出了冬天的衣服往身上套……一身暖暖的外套加上暖暖的期待来到学校,一如往常一样开始一天的新生活。“每天一个微笑,
阐述了TPS的概念、特点及TPS的精髓所在,提出了国内在实施TPS中存在的问题及推行TPS需要注意的事项,认为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特点,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TPS之路.
目的本研究以慢性孕前应激诱导构建产后抑郁(postpartum disease, PPD)小鼠模型,评估母鼠的产后抑郁样行为。检测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rupted in schizophrenia 1,DISC1)
<正>眼科护理是眼科医疗、教学工作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患者健康保健及康复过程中起关键作用[1]。临床护理路径(CNP)是根据某种手术或疾病而制定的一种护理模式,按照临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