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以量化的热敏炼脐灸前期成果,研发一款简便、安全、有效的热敏炼脐灸具,在对样品测试后进行小样本临床试验证明其有效性。方法:本研究分为两步:1.热敏炼脐灸具的开发与样品检测:(1)前期热敏炼脐灸的数据定量转化设计制成样品。前期研究确定了隔药层的设计如姜饼厚度、材料改良;完成了外观设计如上中下的灸盖、中筒、底座三部分结构;确定了艾绒的形态大小;找到了激发灸感的最佳灸温范围;设计了灸盖上不同口径的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量化的热敏炼脐灸前期成果,研发一款简便、安全、有效的热敏炼脐灸具,在对样品测试后进行小样本临床试验证明其有效性。方法:本研究分为两步:1.热敏炼脐灸具的开发与样品检测:(1)前期热敏炼脐灸的数据定量转化设计制成样品。前期研究确定了隔药层的设计如姜饼厚度、材料改良;完成了外观设计如上中下的灸盖、中筒、底座三部分结构;确定了艾绒的形态大小;找到了激发灸感的最佳灸温范围;设计了灸盖上不同口径的通风口、筒身上底呈圆环形的金属聚热罩、底座对称的四个进风口等封闭式热平衡系统结构。(2)样品检测。包括:1)温度检测。实验室内对样品外壳及施灸部姜饼进行温度测试。样品保持某一孔位时,使用多个红外线测温仪分别实时测量顶盖中心、中筒最大直径处、底座边缘、姜饼中心、姜饼边缘的温度情况并记录,随机选取30个样品记录数值取平均值,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进而分析灸疗过程中外壳温度的安全性、姜饼的温度有效性及适宜灸温的维持时间、姜饼中心与边缘的温差等数据。2)灵敏性测试。实际操作中灸具在大孔状态下达到最高温度后分别转中孔和小孔后温度回落直至稳定,记录这个温度变化所需的时间及变化后的持续时间。2.热敏炼脐灸具临床的安全检测及疗效验证:通过随机的方法将痛经病人平均分为热敏脐灸组、热敏炼脐灸具组,共60例患者,在监测灸温达到目标温度后开始施灸,直到出现炼脐效应,视为已获得了充足的灸量,1次/d,隔天施灸一次,10次为1个治疗周期,共1个治疗周期。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采用VAS与COX评分,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和比较两种炼脐灸具的治疗效果,同时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在施灸过程中的灸感激发率、灸感持续时长。结果:1.成功研制出一款热敏炼脐灸具。2.温度测试结果:(1)灸具外壳各部分温度变化:1)保持大孔状态下,灸具外壳各部位最高温分别为:顶盖中央最高温约56℃、中筒最大直径处最高温约为55℃、底座下边缘最高温约为52℃、姜饼中央最高温约为45℃、姜饼边缘最高温约为44.5℃;2)保持中孔状态下,灸具外壳各部位最高温分别为:顶盖中央最高温约为45℃、中筒最大直径处最高温约为44℃、底座下边缘最高温约为42℃、姜饼正中央最高温约为43℃、姜饼边缘最高温约为42℃;3)在小孔状态下,灸具外壳各部位最高温分别为:顶盖中央约为42℃、中筒最大直径处约为41℃、底座下边缘约为40℃、姜饼中央约为40℃、姜饼边缘约为39.5℃。(2)燃烧时间:热敏炼脐灸具在大孔状态下可保持恒温60min左右,中孔状态下可保持恒温80min左右,小孔状态下可保持恒温90min左右。测量后的各组数据经正态性检验,P值均大于0.05,符合正态性分布。3.热敏炼脐灸具在大孔状态下燃烧至最高温度后调换不同孔位状态下施灸部位(即姜饼中央)的温度变化的检测结果:热敏炼脐灸具在大孔位最高恒温约为45℃,调至中孔后降至中孔的最高恒温42℃,变温时间约为1分钟,变换至中孔后保持中孔恒温时间长达60min;调至小孔后达到小孔恒温39℃的时间约为1分钟,且保持恒温可达80min,且各组数据经正态性检验后,P值均大于0.05,表明数据无统计学意义,符合正态性分布。4.临床试验研究中60例患者均配合完成治疗,各组患者在病程、年龄、干预前的疼痛评分、症状评分等资料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5.临床灸感激发率及灸感持续时长的比较结果:实验组灸感激发率为90%,对照组组6灸感激发率为80%。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热敏炼脐灸具仪组平均灸感时长约为37min,而普通热敏炼脐组平均灸感时长约为20min。6.临床使用热敏炼脐灸具的温度变化结果分析:临床上热敏炼脐灸具施灸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分别在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测量时分别约为42.5℃、42.6℃、42.8℃、42.7℃、42.5℃、42.6℃,各组数据经正态性检验后,P值均大于0.05,表明数据无统计学意义,符合正态性分布。7.VAS评分、CMSS评分及证候评分的对比结果表明:对照组与观察组的VAS评分均有所下降,这一结果说明了在经过治疗后两组的疼痛程度都在减轻,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值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观察组组的CMSS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用治疗前后的分值各自做差,将两组差值加以比较,两组差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两组原发性痛经病人在治疗之后的痛经症状皆有好转,但观察组组改善更明显。结论:1.成功研发了一款操作简便的热敏炼脐灸具,临床使用安全、控温灵敏,满足临床炼脐需求。2.本次研发的灸具与前期灸具相比,灸感激发率更高、平均灸感持续时间更长,灸感更稳定,疗效更优。
其他文献
青海察尔汗盐湖地区地基多为饱和盐渍软土,具有强腐蚀性,其地基处理是一个行业难题。某烟囱位于察尔汗盐湖,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已有DPD强夯法能解决强腐蚀性问题,但承载力提高幅度有限。为解决其高承载力及变形控制问题,经技术经济比较,在DPD强夯法基础上,创新采用联合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复合地基方案进行处理,将地基承载力从180kPa提高至280kPa。该工程使用多年,效果良好。
高层建筑能够缓解城市建筑用地紧张的问题,提高单位建设用地面积内的住户量,对于城市发展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高层建筑对质量的要求极为严格,尤其是在地基方面,必须确保地基具有良好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才能够保证高层建筑使用安全,避免多种质量问题出现。文章以广州市某高层建筑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高强复合地基处理技术进行研究与分析,希望能够为土洞、溶洞地区同类型建筑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帮助。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脐针疗法与普通针刺疗法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分析脐针疗法与普通针刺疗法的临床疗效差异,为针灸治疗紧张型头痛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及研究思路。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紧张性头痛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脐针组和普通针刺组,每组各30例。脐针组选择八卦中离、乾、艮位。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脐部皮肤进行常规消毒,选用华佗牌1寸毫针,将肚脐(神阙穴)看成一个后天八卦图
目的:①观察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术后干眼不同时间的治疗效果;②随访停用聚乙烯醇滴眼液之后FS-LASIK术后干眼是否复发,并对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FS-LASIK术后干眼进行简单粗略的探讨,为治疗FS-LASIK术后干眼临床治疗开拓新思路。方法:将FS-LASIK术后干眼的54例(108眼)患者随机分成A、B、C 3组,每组18例(36眼)。A组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分析无先兆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与红外热成像之间的相关性,以期得到一种客观有效的疗效评估方法,为临床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提供客观化依据。方法:根据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本研究纳入受试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针药结合组(试验组)与阳性药物组(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根据头痛部位及辨证情况选取主穴(风池、率谷、百会)+辨经选穴(少阳经:阳陵泉、
目的:针刀刺营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技术作为我科发明,已被国家中管局列入《中医医疗技术手册》,并作为中医适宜技术向全国推广应用。本研究意在通过对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的检测,探讨PCT、SAA、CRP炎性因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对急性扁桃体炎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从基因蛋白分子水平上探析针刀刺营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作用机制,为该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目的:评价热敏灸联合督脉灸治疗阳虚型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为今后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提供新方案。方法:纳入2021年2月份-2021年12月份于江西省中医院热敏灸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患者60例,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热敏灸联合督脉灸组)和对照组(氯雷他定联合辅舒良鼻喷雾剂组),共观察4个星期,观察疗程结束3个月后进行随访。分别记录每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观察结果。观察指标:(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先提到“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校青年体育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主要力量,在学生心中的印象会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提高高校青体育教师印象管理势在必得。但查阅相关文献后发现,分析高校青年体育教师印象管理的成果较少,相关的测量指标研究则更少。因此,本文以高校青年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对其印象管理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并进行实测,旨在提
目的:本研究以腰三横突综合征受试者为研究对象,对“多针输刺”法与常规针刺法进行疗效比较,观察两组受试者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等情况,从而进一步探讨不同针刺方法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之间的疗效差异,为针刺治疗该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多针输刺法”组和常规针刺法组,每组各30例,两组取穴均为:肾俞、大肠俞、委中、阿是穴(腰三横突尖)。操作
目的:本次研究旨在通过观察敏化穴位药饼灸治疗肺气虚寒型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并尝试初步研究其疗效机理,通过对理论与实践的验证,将探讨新的治疗慢性鼻窦炎有效的中医疗法,并将作为中医独特的外治疗法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方法:本实验将符合肺气虚寒型慢性鼻窦炎纳入标准的60例病人,按1:1的比例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以及对照组,治疗组选用敏化穴位药饼灸疗法,对照组采用中药内服疗法,每组各30例。具体操作方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