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质押:正常的市场行为抑或危机信号的显示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cade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质押融资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因上市公司股权的易流动性、易于变现等特点为金融机构所青睐。根据万得数据库统计,仅2016一年,A股市场共计发生股权质押1.06万次,累计质押股数达3208.81亿股,涉及质押市值达4.4万亿元。对于一些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来说,股权质押甚至已经成为“家常便饭”。由于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后仍享有出质股权的表决权,能够通过公司治理机制影响公司的经营决策;但股权质押也带来了控制权转移风险,为了规避这种风险,控股股东可以努力改善公司治理和管理,提高公司业绩,获得“正当性”控制权私人收益;当然,控股股东也可以借资金转移、非公允关联交易等“掏空”上市公司,从而取得“额外”的私人收益。现实中,中国资本市场的案例更多的是印证了控股股东利用股权质押进行“掏空”,侵害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股权质押以后,控股股东传递出的支持上市公司发展的强烈信号。然而,大多数投资者由于自身特点、环境和资源限制,通常难以有效的识别出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是正常市场行为还是危机信号。因此本文从投资者视角出发,以投资者能获取的上市公司相关信息为切入点,通过对比分析新潮能源以及上海莱士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的相关行为,帮助投资者识别股权质押是正常市场行为抑或是控股股东掏空公司的危机信号的显示,为投资者制定投资决策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本文首先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动机、动机识别以及股权质押的经济后果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运用案例分析法对新潮能源及上海莱士的股权质押行为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两家公司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后的增减持行为、公司现金流量变化以及公司的投资决策,帮助投资者识别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动机,然后分析了股权质押给这两家公司带来的经济后果,包括经营业绩以及股市表现等方面。最后,本文就规范股权质押行为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当文艺生长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的文化自信就有了深厚的土壤和卓越的力量,我们的时代必不同凡响。习近平总书记3月4日在全国政协
城市生态隔离带的构建涉及到林学、生态学、植物学、园林景观学等众多学科的理论知识,是对传统绿化隔离带功能的延伸及完善,其具备城市组团隔离功能之外,还拥有生态保育、农
三星堆青铜造像□黄剑华三星堆遗址中的青铜造像,早在11年前出土时,就以其非同凡响的价值而为世人注目。当时香港《文汇报》称:“广汉青铜雕像群,千姿百态数量最多形体最大”,“沉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