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狼(Canis lupus)和家犬(Canis familiars)的消化道进行了解剖学、组织学观察、测量和比较,并对狼和家犬的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形态和分布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发现:狼的消化道体现出食肉动物所固有的特征,其大体形态和组织学结构与家犬基本相同。与家犬相比,狼的胃的容积没有显著差异;消化道的总长度和总重量显著偏小,这种长度和重量的差异主要由大肠的差异产生。通过运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对狼和家犬消化道各段的管壁厚度和管壁各层厚度进行比较发现,与家犬相比,狼的食管和贲门部管壁显著偏薄,胃底部和大肠管壁显著偏厚,这些差异主要体现为二者相应部位粘膜层的厚度的差异。二者胃的其余部位及小肠各段管壁及其各层的厚度基本上没有明显的差异。通过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狼和家犬的消化道的七种内分泌细胞进行检测发现,七种内分泌细胞在狼和家犬的消化道都能测出,其分布和形态具有哺乳动物的一般特征:5-HT-IR细胞和Gas-IR细胞分布比较广泛:SS-IR细胞、Glu-IR细胞、VIP-IR细胞和SP-IR细胞主要在胃粘膜分布,在小肠和大肠某些部位偶尔也能看到;PP-IR细胞数量较少,分布范围也较小。狼和家犬在内分泌细胞的形态和分布上没有显著的差别,仅在某些部位某些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密度上存在一定的不同。此外,狼的内分泌细胞还表现出野生哺乳动物所特有的分布型。其主要表现是,与家养动物相比,狼的消化道中SS-IR细胞和VIP-IR细胞的分布数量较多。以上结果表明,在人工驯化和食性以及生存环境的影响下,家犬的消化道的形态结构发生了一定的适应性变化,表现出一些杂食动物的特征。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消化道的大体解剖和组织学结构上。但是,与典型的杂食动物相比,家犬仍然更适应食肉生活。同时,通过将狼和家犬的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比较发现,二者在细胞内分泌层次上没有显著差别。这进一步证明了家养驯化只是引起了家犬的消化道形态学上的适应性变化,并未产生深层次的组织细胞结构的改变。与狼相比,二者的共同点和相似性还是起主导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