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海效应暴雪云团的观测分析与数值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针对渤海海效应暴雪过程中云团形态特征及其形成机理展开研究。首先综合运用静止卫星(GMS-5, GOES-9, MTSAT)红外数据与CloudSat极轨卫星云剖面雷达数据,以及FNL大气再分析数据与常规观测数据,对2001-2010年发生的12次渤海海效应暴雪过程中云的演变特征、渤海热力作用与暴雪云团垂直结构及相态组成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发现,(1)不同生成源地的暴雪云通常在渤海上快速发展,云中多存在水平范围可达100-300km左右的密实条状或块状云团,其下为主要降雪区域;(2)暴雪云生成源地可分为渤海湾及莱州湾附近、渤海中部、辽东湾附近三种,暴雪云在海上移动主要受850hPa风场影响;渤海暖海面与其上冷空气间的热量、水汽交换形成的不稳定层结条件,导致暴雪云进一步发展;(3)暴雪云发展旺盛时期高度可达4km左右,其冰水含量最大值达600mg·m-3左右且主要集中在约2km高度,平均值可达303mg·m-3左右,冰粒子有效半径最大值约120μm,平均值为91μm左右。为细致研究与分析影响海效应暴雪的各要素,文章接着以2008年12月4-6日海效应暴雪过程为例,采用WRF模式,利用循环3DVAR数据同化方法进行了细致的模拟与机制研究,并通过一系列敏感性试验加以分析验证。结果表明,(1)海效应暴雪过程的主要水汽源地为渤海及黄海北部,前期冷锋对流活动在渤海海面积累的湿空气也为云团的生成提供了水汽条件;(2)海效应暴雪云团内的主要成分包括冰晶、雪晶和云水等,云团发展旺盛阶段高度可达5km左右,冰晶大值区主要位于云团上部2km以上高度,云团下部组成成分多为雪晶及云水粒子;太行山背风低压所形成的西北陆地云团移动至海上时,会与海效应暴雪云团间通过“播撒-反馈”作用促进海效应暴雪云团的发展;(3)除了太行山背风低压外,渤海“海效应”作用也为海上辐合带的维持和云团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且这种作用在云团发展旺盛时期更加明显,云团内水汽凝结所释放的潜热使云内上升运动增强,进而促进云团进一步发展;(4)适宜的地形作用对海效应暴雪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太行山通过对渤海辐合带的维持作用影响云团的演变过程、降雪量及降雪落区,山东半岛地形对陆地降雪落区分布及降雪量具有一定影响,使降雪量较无地形情况增加10%-15%左右。
其他文献
粉煤灰的综合利用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收益性,这使得粉煤灰不再是生产废弃物,而应作为火力发电的副产品,属于国有资产,粉煤灰的销售和处置也必须遵守国有资产的处理
美国19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写过很多巨著,其作品以幽默著称。在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中,作者的幽默艺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本文试图从语言文字的运用,
<正>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三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CCOS)期间,有关近视防控相关的问题频频被提及。回想60年前,中国人口近视率仅为10%~20%,而今天,将近90%的儿童青少年患有近视。据
利用沸石对氨氮的选择性吸附去除焦化废水中的氨氮,对不同粒度沸石、不同沸石投加量去除模拟废水和焦化废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沸石对焦化废水中的氨氮有很强的选择吸附性;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区取芯、测井、扫描电镜等资料及恒速压汞、核磁共振等实验数据,以研究区储层沉积相和物性特征为基础,从对单砂体的成因、识别标志以及展布情况分析入手,最
采用人工控制光温条件的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营养液中磷营养对苗期水稻吸收不同浓度镉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生长介质中磷营养浓度(磷的处理浓度为5,10,15mg/L)的增加,水稻植株的
近年来,建筑业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的现状和建筑施工现场的诸多不安全因素影响了整个建筑业效益的提高。建筑施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要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就必须
我国会计信息系统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软件通用性、系统内部衔接性、数据共享性较差,基础管理工作薄弱,软件实用性不强,缺乏可操作性,没有考虑国际化的需要,不能适应信息系
<正>绘画教学是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绘画教学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与创造力。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其实,幼儿绘画的过程也是一个游戏的过程。因此,
建筑物节能应在外墙保温、门窗、屋顶保温这三方面下功夫,努力达到节能建筑的设计标准,并在施工中严加控制,确实将建筑节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