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工贸易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实质是根据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情况,在不同的国家完成不同性质的生产工序,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的一种贸易方式。随着国际分工不断深化,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不断发展,加工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成为当前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之一。自1978年珠海成立了第一个加工贸易企业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96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首次超过了一般贸易,成为我国第一大对外贸易方式。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加工贸易已占到我国整个对外贸易总额的一半左右,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加工贸易促进了经济的增长、缓解了就业压力、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但是加工贸易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附加值较低、产业关联度小、频繁的贸易摩擦、走私活动日益猖獗、区域分布不均衡等。当前跨国公司对其经营战略进行了新一轮的调整,开始从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全面进入中国。在这种背景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这为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明确了方向。本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首先从现实出发对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进行剖析,阐述了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的效应与存在的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动因,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探析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机遇与制约因素。在借鉴部分国家和地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指出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对如何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根据这一思路,文章可以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即全文的前言部分。本部分从加工贸易发展的背景出发,说明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加工贸易研究中各位学者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综述。并对本文进行了初步设计,制定出全文的基本思路和结构框架,介绍了论文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二部分,即第一章:加工贸易的内涵与相关理论。本章按照时间顺序,将各位学者及法规政策对加工贸易内涵的描述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以及我国加工贸易与发达国家的加工贸易分别做了比较,力图总体上对加工贸易有所认识。从国际分工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及跨国公司理论出发,对我国加工贸易进行分析,认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就是要培养和发展内容更为广泛的比较优势——基于资本和技术的比较优势,抓住战略环节,向价值链上下游高技术水平、高增值含量的环节延伸。第三部分,即第二章: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影响与存在的问题。本章从经营方式、经营主体、商品结构、进出口市场、国内配套值与增值率的变化等几个方面对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剖析,并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我国加工贸易对促进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历史性贡献。最后指出了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加工贸易区域分布不均衡,2006年东部地区加工贸易占全国加工贸易的97%以上,而幅员辽阔的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仅占不到3%;加工贸易企业技术水平低、缺乏核心技术和研究开发能力;产业链条短、国内配套率低等。这些不足和局限性致使我国加工贸易产品档次低、与国内产业的关联效应小、中方企业在加工贸易中利润微薄。第四部分,即第三章: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突破——转型升级。本章首先结合当前国内外的形势,从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过高的外贸依存度、频繁的贸易摩擦、劳动力比较优势的逐步丧失、企业的长远发展、国家经济安全、新型工业化道路、人民币升值压力等方面分析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动因,指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然后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分析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机遇。从国际上来讲,跨国公司研发、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全球化转移、全球高新技术加工贸易的蓬勃发展、投资自由化的良好环境都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从国内来讲,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边际产业”西移的浪潮有利于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最后又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分析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从国际上来讲,竞争对手的威胁以及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推行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施加着压力。从国内来讲,不合理的劳动力供求结构、低下的产业技术水平、国内企业陈旧的经营机制以及政策因素(税收政策、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政策、知识产权制度、地方政府引资政策)等都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有着一定的制约。第五部分,即第四章:其他国家和地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经验借鉴。本章以新加坡、台湾省的加工贸易为对象,从政府总体规划、引资政策、知识产权保护、高新技术加工贸易发展、国内采购、国际物流配送等方面对它们的成功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力图为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一定的借鉴。第六部分,即第五章: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途径。本章在分析加工贸易国内外形势并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认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不仅仅是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同时应该推进加工贸易国内配套产业的发展。一方面推进加工贸易本地化,提高国内采购率,另一方面完善加工贸易物流配送,提高加工贸易企业的竞争力。最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政府政策、产业发展、企业自身等方面阐述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具体对策。主要包括: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跨国公司“微笑曲线”左端移入;推进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的发展;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工贸易;积极培育内资企业在国际分工中的主体地位;推进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本地化;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物流配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