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金属在高温下的氧化腐蚀问题推动了涂层技术的发展,在工件表面镀上特定涂层,将会改善工件的性能,延长工件的服役寿命。本研究采用磁控溅射离子镀通过改变工件架转速,以及多弧离子镀技术通过改变Cr靶电流,分别在45#钢、Si以及钼基体表面沉积了不同调制周期和不同成分的FeCrAl涂层。研究了涂层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电化学腐蚀性能以及高温抗氧化性能。分析了转速和Cr靶电流对涂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Fe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在高温下的氧化腐蚀问题推动了涂层技术的发展,在工件表面镀上特定涂层,将会改善工件的性能,延长工件的服役寿命。本研究采用磁控溅射离子镀通过改变工件架转速,以及多弧离子镀技术通过改变Cr靶电流,分别在45#钢、Si以及钼基体表面沉积了不同调制周期和不同成分的FeCrAl涂层。研究了涂层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电化学腐蚀性能以及高温抗氧化性能。分析了转速和Cr靶电流对涂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FeCrAl涂层的高温氧化行为和抗氧化机制。研究表明,所制备的FeCrAl涂层均由体心立方晶格Fe-Cr固溶体组成,Al以非晶和固溶到晶格的形式存在;在磁控溅射所镀膜层中,随着工件架转速的提高,涂层表面粗糙度先增大后减小,成分基本保持不变,涂层硬度下降,与基体的结合力明显增强;在多弧涂层成分工艺下,随着Cr靶电流的增大,涂层中Cr含量逐渐增加,表面颗粒尺寸减小,涂层厚度从8.32μm增加到15.15μm,其硬度呈逐渐下降趋势,涂层与基体均结合良好。涂层在3.5wt%Na 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结果表明,工件架转速为5r/min时沉积的涂层电化学腐蚀性能最好;Cr含量对涂层耐蚀性能影响不大,综合对比得出Cr靶电流为1.0A时电化学性能最佳。FeCrAl涂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是基于在其表面生成了致密的防护性氧化层(Al2O3/Cr2O3),从而有效减缓了涂层的进一步氧化。当涂层中Al含量较低时,高温下以生成Cr2O3保护层为主,Cr含量增加涂层抗氧化性能增强,但含量过高则会导致涂层在高温下产生裂纹,影响涂层组织与所形成氧化膜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钛-钢复合板兼具钛的高耐蚀性和钢的优良力学性能,在海洋、化工和电力等行业的需求不断增长。由于钛和钢的物化性能存在较大差异,熔焊时易形成大量脆性金属间化合物,弱化接头性能以致开裂,钛-钢复合板直接熔焊难度较大。本文依据过渡区焊缝高熵合金化技术思路,应用热力学第一性原理设计、制备出Ti-Fe-Ni-Cu-V、Ti-Fe-Ni-Cu-Cr及Ti-Fe-Ni-Cu-Co三种合金系的高性能合金焊材,并用之对
2205双相不锈钢由于优秀的性能而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运输、化学工业、船舶及海上设备之中;自保护药芯焊丝近年来发展迅速,具有焊接方便、良好的可调控性、能实现全位置焊接、应用领域广等优势,逐渐成为工程实际中所用的新兴焊材。本文基于对2205双相不锈钢化学成分及焊接性的系统分析,并结合工程实践中对自保护药芯焊丝的基本要求,研制开发了适用于2205双相不锈钢母材的自保护药芯焊丝,并着重探讨了焊丝的工艺性
低温高韧性球墨铸铁具有良好的常温力学性能和较高的低温断裂韧性,主要应用在高铁、风电、石油管道运输等领域。球铁材料随着温度降低冲击韧性下降是其固有特性,并且固溶强化程度、石墨形态和大小、铁素体数量、杂质元素等因素共同影响着材料的冲击韧性。因此,采取有效指施优化合金的石墨形态和大小、减小固溶强化程度、增加铁素体数量、有效控制杂质含量,进而在保证强度的同时提高球铁的冲击韧性,这对我国高铁、风电等行业的发
单点增量成形是一种新型无模金属板料塑性成形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压力加工费用高、柔性差等问题,具有绿色、低成本、成形快、成形力小等优点。破损是单点增量成形成形件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作为一种新型的成形工艺如何提高成形质量、抑制成形缺陷足该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单点增量板料成形极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工程意义。论文在单点增量成形基础上研究单点增量与超声塑性成形相结合所形成的超声单点增量成形技术,
本文通过闭合场非平衡磁控溅射离子镀技术制备了两种Y含量的CrxAlyY1-x-yN镀层。通过不同切削参数下进行的铣削实验,以磨损曲线、磨损形貌、切削力和切削热来研究镀层对M2高速钢铣刀切削磨损性能的影响。同时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恒温热磨损实验,并结合洛氏压痕、维氏压痕及划痕法测试和SEM,TEM等分析,探讨了微结构对镀层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切削过程中,镀层铣刀的测量温度始终高于未镀层铣刀,但镀层
微弧氧化表面处理技术可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并强化试样表面,但增加了镁基体的残余拉应力。形变强化能够在材料表层引入残余压应力,但镁为密排六方结构,形变容量小,易造成表面损伤,甚至影响陶瓷层生长的放电过程。本文采用超音速喷丸表面强化技术在镁合金表面增加残余压应力,再进行微弧氧化表面处理,对复合处理的AZ31镁合金试样进行弯曲疲劳实验,并结合断口分析、陶瓷层微观形貌及微弧氧化后膜基界面观察,研究了喷丸强
我国是世界钢管第一出口国,钢管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巨大,远胜于其他钢材。而45#钢管,因良好的综合性能,在制作结构件、零件及流体输送管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45#钢管使用管龄的增长,难以避免的安装缺陷、环境腐蚀、人为破坏等问题会逐渐暴露出来并进一步演变成严重的事故。目前我国的钢管管道经过长期使用,已进入事故多发期,因此如何实现管道缺陷的检测和评估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45#钢管的缺陷检测问题
单点增量成形是一种基于“分层制造”思想的板料塑性成形技术,适用于单件小批量、多样化和复杂形状产品的生产需求,成形过程中无需专用的夹具,具有高柔性,成形力小,产品设计周期短等优点,能有效弥补传统冲压成形产品开发费用高,柔性差等问题。在单点增量成形过程中,成形轨迹对成形件的质量和成形时间影响较大,随着单点增量成形技术的发展,获得符合增量成形特点的成形轨迹对提高成形件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相邻工具
轧机是实现钢板轧制的设备,使钢板表面光滑平整,厚度均匀,而轧机滚轮是其关键的部件,对钢板的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由于滚轮长时间工作后,其表面会磨损、不光整,从而导致钢板厚度不均匀、表面粗糙,因此,需要对滚轮进行修磨。现有的普通外圆磨床无法对滚轮外圆面进行加工,需要设计一个专用磨床。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有:(1)磨床整体结构布局方案的设计。参考普通外圆磨床的布局方式,结合滚轮的结构特点,提出磨床的多种设计
次声波的物理特性决定了次声波能够在介质中实现远距离传播,同时其发散特性也使得次声波传播以辐射形式进行,所以次声在大气介质中传播时无任何指向性,因此针对次声定向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三维阵列相控阵技术实现次声定向聚焦的方法,并通过理论分析结合次声指向性仿真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三维阵列相控阵指向性理论研究:根据指向性乘积定理并结合相控阵指向性分析方法,推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