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地环保施肥及其径流氮磷减排技术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spy_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蔬菜种植业因其灌溉量大、施肥量大,氮肥利用率又低,使得农业面源污染愈加严重。本文以苕溪流域蔬菜种植基地为对象,主要开展包括环保施肥技术、菜地径流氮磷减排和回用技术以为蔬菜地适时适地选择高效环保的施肥方式提供理论依据,为菜地面源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持和工程示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蔬菜地不同施肥处理氮素流失集中在施基肥后的一个月内,占比78.84-87.75%,流失形态以硝态氮为主;磷素流失与降雨量有关,以颗粒态磷为主。高肥力地块,采用改进的适地养分管理技术(ESSNM)较常规施肥(FF)可以显著减少施肥量,整个种植季总氮、总磷流失分别减少38.44、1.9kg/hm2,总氮、总磷减排率分别达67.9%、40.1%。ESSNM处理的总氮、总磷径流流失系数分别是3.37%、0.66%;FF处理的总氮、总磷径流流失系数分别是7.09%、0.53%。生物质炭对DON以及PN的吸附作用可以减少径流氮素流失。适度施肥促进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增加,蛋白菌门增加;生物菌肥与鸡粪配施或单施较鸡粪处理更有利于土壤氮素代谢,表现在N代谢相关基因固氮、同化基因增加。但同时由于溶解态有机氮(DON)增加,径流氮素损失增加,生物质炭和生物菌肥配施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氮素流失。(2)露天蔬菜地降雨初期径流排水总氮浓度并不是最高的,一般在降雨后期浓度较高,或在大雨和暴雨过后小雨时径流总氮浓度达到峰值。径流排水总磷浓度与降雨强度有关,小雨、中雨时初期径流总磷浓度较高,大雨和暴雨时强降雨后的小雨时径流浓度较高。整体而言,径流氮磷浓度与浊度、EC、浊度没有显著相关。基于EwE模型生态塘生态稳定性研究认为该生态塘的初级生产力与总呼吸量比值为7.36,远大于成熟生态系统的指标1,该生态塘处于富营养化的状态,系统很不稳定,不宜直接用于接纳蔬菜地径流排水。采用择时排水收集技术对菜地排水进行分质收集和多元消纳,露地蔬菜地生长季内合计流失总氮、总磷分别为4.71、0.16kg/hm2,回用氮素、磷素分别为1.16、0.02kg/hm2,过载生物净化系统在5-10月份运行总氮、总磷去除效果均有50%,排放氮素、磷素分别为2.08、O.l1kg/hm2;露地蔬菜径流总氮、总磷分别减排56%、31%。(3)大棚蔬菜尾水氮磷浓度波动较大,总氮浓度为4.17-70.14mg/L,总磷浓度为到0.61-13.01mg/L;侧渗时间为灌水时间滞后45-60分钟,停止灌溉,45-60分钟后停止侧渗。夏季灌溉2-4.5小时,冬季0.5小时。每次灌溉水量为7.5-28.5mm,侧渗水量约为20-40%灌溉水量。采用择时排水收集技术对菜地排水进行分质收集和多元消纳,大棚蔬菜尾水氮磷年产生量分别为25.68、2.86kg/hm2,径流分质自利用系统年累计利用氮素23.48kg/hm2,磷素2.64kg/hm2,总氮总磷分别减排91%,92%。过载净化系统运行稳定后氮、磷去除率均可达50%,示范工程正常运行后,大棚蔬菜径流整体总氮、总磷分别减排92%,93%。
其他文献
在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关于电力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而电力系统的建设和完善也积极推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当前发展阶段,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实现成为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联合霉酚酸酯、泼尼松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LN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2组均给予泼尼松片治疗。在此基础上,
党建工作应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业务工作相辅相成,这是做好党建工作的重要遵循。然而在现实中各单位均不同程度存在党建、业务"两张皮"现象。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力
载体框架是有缆无人水下机器人(简称ROV)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别从材料选择和框架形式选择方面,对载体框架进行了设计。借助simulation对载体框架进行了分析。
将知识管理模式引入新课程网络教研,构建以推进新课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己任的新课程网络教研知识管理平台,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新课程网络教研知识管理平台由信息资源中
高职教育必须肩负起培养社会经济建设急需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使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为实现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采取以下策略:改革教学内容,优化师
针对一缘煤业由于地面供电系统落后、供电设备服务年限长趋于老化等问题,对原供电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并对地面供电的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设计。本文对地面供电自动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