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技技术革命的发展,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全球制造业生产体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垂直分离和重构,以垂直专业化为基础的产品内分工和贸易开始发展。在此过程中,产品内分工这种特殊形式的出现也使得全球分工更为精细,由过去的最终产品层次深入到了产品工序的层次。在产品内分工与贸易格局下,世界各国资源配置更为灵活和多样。产品内分工的形式从分工规模和深度都超越了以往所有的国际分工方式。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逐渐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同时,也参与到了产品内国际分工与贸易中,在全球生产网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中国加入WTO,产品内分工和贸易模式也逐渐深入到了中国的生产和贸易中。尤其是在以零部件加工装配为主的加工贸易中。产品内分工形式本身是基于产品生产工序的分离,这种产品特性在高技术产业中更为广泛。电子信息产业作为高技术产业的主要力量之一,也是制造业部门中全球产品内分工最为显著的部门,其包括电子计算机、通讯和广播电视设备、电子元器件、家用电子电器等主要部门。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具有显著模块化特征,产品内分工与贸易是其参与国际化分工和贸易的主要方式,也是世界产品内分工和贸易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作为我国重点扶持和重点攻关的产业,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无论是生产还是贸易都有快速增长,在我国对外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通过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产品内分工与贸易水平的研究,对提升产业竞争力以及结构优化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将立足于产品内分工与贸易的角度,分析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品内贸易发展现状及水平,研究影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产品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分析了产品内分工的含义以及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并对产品内分工与贸易度量方法以及发生的基础和动因的做了详细阐述。接着对电子信息产品贸易整体情况进行了定性分析,分别从规模、结构和流向三个角度对此作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搜集零部件进出口数据对电子信息产品的零部件的贸易规模、贸易结构以及贸易流向情况进行了详细定性分析,并通过计算零部件整体及各大类零部件产品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以及比较优势指数进行定量分析。笔者发现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内贸易程度较高,但相关零部件产品的贸易集中度相对减少。另外,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在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与贸易的过程中,也进一步融入到了全球生产网络中,与世界各国的贸易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同时,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通过参与产品内分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产业升级,促进了我国贸易总额的增长。但要认识到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在国际分工中仍然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环节,附加值不高的零部件加工装配仍占有主要地位,产业情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文章最后通过设定模型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产品内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并结合相关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双边市场规模,人均GDP的差距,要素禀赋,FDI,以及地区因素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产品内分工与贸易存在着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