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鲁棒性碳化硅MOSFET的设计、研制和评估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xiaoqing1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氢能源等新能源技术的迅速发展,全球化石能源正在逐步被清洁新能源取代。将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转化为电能则是实现新能源得到广泛应用的关键途径。电力电子技术是支撑具有更高新能源接入比例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基础,同时还是新能源汽车、高铁、轨道交通、国防军工等国家重大战略产业的关键支撑技术。以上各大重要产业的升级与发展对电力电子技术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而电力电子技术的核心元件具有决定性作用,随着硅基传统电力电子器件的性能逐渐接近其物理极限,亟需发展新型宽禁带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碳化硅功率器件相比硅基器件,拥有更高的击穿场强以及更优异的导热系数而受到关注,其中碳化硅功率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因其功率密度高、开关速度快、热导率高等优势而逐渐在系统中应用。采用具有更高频率(~30k Hz)工作能力的碳化硅MOSFET替代传统的硅器件,可以提高电能转换效率、减小了散热系统和无源器件的体积,实现系统整体成本的降低、以及体积和重量的减小。目前对SiC MOSFET器件的研发大多聚焦于器件导通性能和可靠性的提升方面。在平面栅MOSFET中,由于元胞结构相对固定,减小器件比导通电阻的方式主要集中于通过改进栅氧工艺减小沟道电阻。但是目前研究掌握的栅氧生长退火工艺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对于器件产品,提高沟道迁移率的同时需要兼顾栅氧寿命以及阈值电压的稳定性,两者之间的平衡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随着SiC MOSFET器件在新能源发电和不间断电源市场的成熟应用,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电动汽车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被认为是SiC MOSFET市场的下一个增长点。由于车载应用对可靠性要求极其苛刻,SiC MOSFET器件可靠性问题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目前这方面研究主要存在两条技术路线,即平面栅和沟槽栅技术路线,两者并行发展。对比来看,平面栅MOSFET由于不存在栅槽,其可靠性相对优异;因此功率器件设计和制造者需要从结构和工艺技术两方面对器件进行协同优化。同时,该协同优化必须建立在以下基础:深刻理解器件在现实应用中可能遇到的异常工作状况,以及器件在该异常工作状况下可能发生的失效模式和相应的失效机理。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聚焦平面栅SiC MOSFET,从器件仿真设计、工艺技术、器件研制、测试评估、可靠性分析等多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具体包括:研究提出了一种优化的栅氧工艺。首次采用真空置换、原位退火方法对栅氧进行NOx钝化处理,有效降低了界面态密度,沟道迁移率在原有基础上提高20%;将1200V SiC MOSFET器件比导通电阻从8.3mΩ·cm2降低到了7.9mΩ·cm2(元胞尺寸15μm);结合缩减元胞尺寸至9μm路径成功研制出比导通电阻达到4.9mΩ·cm2的SiC MOSFET器件,达到同类器件中的国际先进水平。同时针对该优化栅氧工艺展开了可靠性的研究,对栅氧的生长以及退火温度进行了进一步优化,提出了具有增强可靠性的SiC MOSFET栅氧工艺。研究开发了全套可规模化生产的1200V SiC MOSFET器件技术,包括器件结构设计、单项工艺技术、工艺整合和流片研制等。攻克了沟道长度连续可调的沟道自对准关键工艺,实现沟道长度在0.2μm~1μm范围内连续可调;优化了高温离子注入工艺,提高了高剂量下P+区域的激活率和有效掺杂浓度,并有效降低了注入产生的晶体缺陷和表面缺陷,提升了载流子寿命和器件性能。基于对SiC MOSFET器件可靠性问题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降低器件阈值电压漂移、提高器件短路和浪涌能力与可靠性的优化方法。实验证明,降低沟道掺杂浓度可有效改善阈值电压漂移;优化JFET宽度和沟道长度设计可实现器件导通性能和短路耐受能力的优化平衡;优化沟道掺杂设计可使器件沟槽参与浪涌电流的导通,实现器件浪涌耐受能力的提升。
其他文献
氮化镓是一种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有禁带宽度大,击穿场强高,电子迁移率高以及散热性好的特性,目前在商业上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射频功率放大器和电力电子器件领域。氮化镓材料的Al Ga N/Ga N异质结结构是利用铝镓氮(Al Ga N)和氮化镓(Ga N)之间极化强度的不同,使氮化镓界面处的能带弯曲,在界面上形成一层高浓度、高电子迁移率、高电子饱和速度的二维电子气。这层二维电子气距离外延层表面的距离是Al
近年来,通信传感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单个智能体已无法满足复杂的实际需求,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s,简称MAS)的协同控制应运而生。编队控制在MAS协同控制中具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其在群体行为机制研究中也存在着巨大的理论挑战,从而迅速成为多智能体协同控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同的应用场景和任务形式对应着不同的队形需求。同样,不同的传感能力和通信能力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转型,以电动汽车、数据中心、高速铁路、通讯基站为代表的新兴领域蓬勃发展,这对能源需求及能源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大容量、更高效率、更加清洁的能源技术离不开电力电子技术及其核心功率器件的支撑。经历多年材料与结构的技术更迭,功率器件的性能不断提升。宽禁带半导体氮化镓(GaN)凭借其优异的材料特性,可实现高击穿电压、低导通电阻、低开关损耗等优异特性的器件,突破传统硅(Si)
学位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之一,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仍存在忽视"生本理念"、教育形式化和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的问题。为此,本文从形式创新、方案创新、引导创新、思路创新等方面对课堂教学创新方法予以论述,期望能够促进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的合理推进。
期刊
学位
随着电力系统的逐渐发展,半导体功率器件的日渐成熟,大功率并网逆变器在中压/高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减小系统损耗,减轻散热压力,并网逆变器往往使用低开关频率调制技术。然而,在常用的正弦脉冲宽度调制(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SPWM)和空间矢量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下,系统输出谐波性能
硒是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由于硒的安全阈值较窄,传统供硒原料(Raw Materials for Selenium,简称RMS)有机硒累积能力较弱,存在安全隐患,为保证硒的生物安全性,选择天然富硒果蔬废弃物(叶、果、茎秆)通过农用酵素制备手段制备成富硒农用酵素(Se-enriched Agricultural fermentation broth,简称SAFB),既解决了长期施用无机硒带来的硒流
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具有高功率密度、高效率、调速范围广、无稀土或少稀土等诸多优势,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地关注。本文研究了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程序化优化设计方法,其特点是集电机自动化建模、绕组自动化分相、电机参数自动化设计和有限元计算于一体。首先,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槽星形图的对称绕组分相理论,并给出了对称绕组磁动势的计算方法。对称绕组分相理论给出了对称绕组可以分相的充分必要条件。借助绕组分相公式得到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