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寡妇是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角色,是女性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作为弱势群体,她们受到政府及民间舆论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图用社会性别的理论和方法,分析清代湖北地区下层民众中寡妇的生存状态。通过对逼醮、抢醮等社会现象的分析,揭示出在贞节观念制度化、普遍化的清代,寡妇面对生存的压力,往往会选择再嫁,在“理”与“利”的冲突选择中,贞节理想和社会现实严重地背离。清代政府的旌表政策和地方社会力量对奖励贞节行为的热衷,使贞节观念进一步强化并不断的向下层社会渗透,加上各个阶层对节妇的救助,营造了寡妇守节的社会人文环境。无论从社会还是从寡妇本身来讲,守节是寡妇理性选择的结果,也是社会的共同理想。但是随着清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社会问题也逐渐的显露出来,尤其是从清代中期开始,逼醮、抢醮现象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也使寡妇的生存状态呈现出更加复杂的情况。通过分析,可以看到,寡妇在丧夫之后,除了守节,也可以再嫁,由于利益的驱使,一方面宣扬寡妇守节的言论甚嚣尘上,另一方面,逼醮、抢醮现象层出不穷,寡妇成为人们获利的工具。对下层民众来说,在生存的压力下,贞节理想和社会现实严重的背离。清代中后期,湖北地区和全国各地出现了专门救助寡妇的清节堂、恤嫠堂等组织机构,这是政府和地方精英对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寡妇再嫁尤其是逼醮、抢醮现象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所做的最后的努力,清节类善堂实质上是社会进行道德说教的工具,是捍卫贞节理想的最后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