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PRRX1基因在乳腺癌MCF-7细胞MDR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1.通过质粒转染的方法使PRRX1在乳腺癌MCF-7细胞中过表达。转染携带PRRX1基因质粒的MCF-7细胞标记为PRRX1过表达组(PRRX1+组)。转染空白载体的MCF-7细胞标记为阴性对照组(N.C组),未作任何处理的MCF-7细胞标记为空白对照组(B.C组)。2.转染48小时后,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三组细胞的形态变化及转染情况。通过Rt-qPCR和WES蛋白印迹定量分析系统检测三组细胞PRRX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以验证转染是否成功。3.通过Rt-qPCR和WES蛋白印迹定量分析系统检测各组细胞EMT相关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和N-钙粘蛋白(N-cadher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验证PRRX1+组是否发生EMT。4.用CCK8试剂盒评估各组细胞对多西他赛和顺铂的耐药情况。5.通过Rt-qPCR和WES蛋白印迹定量分析系统检测各组细胞MDR相关蛋白P-gp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验证PRRX1过表达对MDR的作用。6.通过Rt-qPCR和WES蛋白印迹定量分析系统检测各组细胞的PI3K/Akt通路相关分子的磷酸化水平,及其抑制因子PTEN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探讨PRRX1的可能作用机制。结果:PRRX1+组和N.C组细胞镜下均显示绿色荧光,转染效率约80%,B.C组则无荧光。PRRX1+组的PRRX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两对照组明显升高(F=12.91,P<0.001;F=16.23,P<0.01)。PRRX1过表达使PRRX1+组MCF-7细胞形态由“铺路石”形态向“长梭形”形态转变。与两对照组相比,PRRX1+组的波形蛋白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F=10.03,P<0.01;F=7.081,P<0.05),其N-钙粘蛋白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也明显高于两对照组(F=8.538,P<0.05;F=10.81,P<0.05)。以上结果提示PRRX1过表达可促进MCF-7细胞发生EMT。与N.C组和B.C组相比,多西他赛和顺铂对PRRX1+组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均明显增高(F=26.84,P<0.01;F=7.081,P<0.01)。PRRX1+组的P-gp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两对照组也明显升高(F=23.39,P<0.01;F=20.01,P<0.01)。以上结果提示PRRX1过表达可促使MCF-7细胞发生MDR。进一步的实验发现PRRX1+组的p-PI3K和p-AKT表达水平较两对照组明显升高(F=21.51,P<0.01;F=25.41,P<0.01),而PTEN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两对照组明显降低(F=21.81,P<0.01;F=16.66,P<0.01)。结论:PRRX1基因可促使乳腺癌MCF-7细胞EMT,并上调P-gp的表达,诱导其发生MDR。PTEN-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为其潜在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