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持续、动态、竞争的环境中,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物流外包企业和功能性物流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是其谋求生存和发展、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本文应用博弈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团队生产理论等相关理论,系统地分析了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关系的动因、组建、最优合约以及合作关系风险。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 1.对第三方物流合作关系的动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第三方物流伙伴关系的生态位模型的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物流市场中的分布是不一样的,其中资产主导型TPL最佳分布在专业物流市场、管理主导型TPL最佳分布在区域物流市场,而综合服务TPL企业的最佳分布则是在综合物流市场。第三方物流伙伴的生态位取决于物流企业的发展状况及物流市场的变化,核心成员以核心技术/管理能力、信息技术开发/管理能力为支撑,通过对伙伴的战略管理、物流供应商管理、客户服务管理来提高联盟伙伴的学习创新能力,而获取伙伴的生存、协调发展、竞争的能力。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物流需求企业的演化博弈分析,可以看出影响系统演化的参数有:合作产生的超额利润、双方为合作而付出的初始成本以及双方对未来合作产生的超额利润的依赖或重视的程度。(第二章)。 2.对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的组建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关系中的两种合作模式:物流供需联盟和物流企业联盟;构建了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关系建立过程的三阶段框架;分析了合作双方的主从对策,只有双方进行多阶段主从对策,才能建立有效的Stackelberg策略。特别地,在线型合约下,物流需求方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分配由第三方物流企业为物流需求方节约的物流成本时,双方能进行稳定的合作。另外,论文提出了物流基础设施投资费用分摊的协调规划模型,该模型修改了Nash谈判的目标函数,从而增加协商的灵活性,使计算分摊的结果更能为各方所接受(第三章)。 3.系统分析了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关系中的多层次、多任务、多阶段合约。多层次合约主要存在于以管理策划为主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关系中,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承担一定的风险,风险大小受风险规避程度,物流服务数量的波动程度,成本系数以及边际物流服务数量共同决定,可以通过相应的机制设计来化解多重代理风险;多任务的代理使得任务的不易观测性和任务的成本替代性弱化了多任务的激励机制,论文设计了多任务委托的最优合约,使任务的替代关系转化为互补关系,是解决激励弱化的一条途径;分析了多阶段合约,由于存在隐性激励机制,最优线性契约呈现时间演变,反映了声誉效应对动态激励契约的影响。出于“声誉效应”的考虑,物流需求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都会自觉遵守契约,减少不合理的要求,以期下一阶段能继续合作。(第四章)。 4.系统分析了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关系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针对单纯激励模型的不足,设计了一个激励加监督的合同来防范合约中的道德风险;设计了信号传递模型和信息甄别模型来防范合作伙伴中的逆向选择;对于团队中的机会主义,论文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法:一种是引入剩余分配权,建立了一个物流外包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及功能性物流企业的三方分配模型,从产权上进行激励;二是采用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拉开收入差距,调动内部监督、考核的积极性,使报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激励因素,避免物流团队中的免费搭车行为(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