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手工艺在当代的发展

来源 :中国艺术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1035846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景泰蓝在我国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曾一直是皇室专享用品,其器型多变、色彩艳丽,深受大众的青睐。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手艺的发展也得到重视,景泰蓝的制作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发展的每一步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60年代后,景泰蓝的手工作坊逐渐增多,近三十年来,一些手工作坊,顺应了时代发展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成为当今行业内不可或缺的珐琅品牌。再者,景泰蓝拥有鲜明的艺术风格,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是当代艺术品收藏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欣赏景泰蓝,是基于工艺、历史、审美多方面的综合感受。北京地区是景泰蓝重要产地,本文以艺术人类学为研究视角,简述景泰蓝的历史源流,试选取北京及周边地区的两个景泰蓝品牌:熊氏珐琅与宝华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其区位优势,梳理发展脉络。建厂之初与北京市珐琅厂存在哪些关系,景泰蓝技艺是如何进行传承的等问题。在了解其发展背景的前提下进行田野工作:参与体验景泰蓝的制作过程,与匠人进行访谈,观察手工艺者的生存现状、管理者的经营方式以及所面临的困难。最后将二者的景泰蓝制品进行对比,分析其种类、纹样以及色彩的差异,以此,探寻当代景泰蓝的审美价值。通过对宝华生与熊氏珐琅的研究,对景泰蓝以及当代景泰蓝的发展产生一定认识,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了解景泰蓝技艺的特殊性,并根据其特性对未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