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60年代,参与民主理论给当时西方政治、经济带来新的变化,它强调从民主出发,以公民直接参与为主,通过政治参与,实现政治目标、谋求政治利益,最后参与民主理论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理论。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可喜成绩,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在我国特殊国情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实现更好的公民政治参与,实现社会发展与政治稳定。文章的研究重点是在参与民主理论视阈下不断完善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研究方法主要是唯物辩证法、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全文共六章,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首先,在参与民主理论产生的大背景下,分析卢梭、密尔、麦克弗森、佩特曼四位主要代表人物的观点,客观评析参与民主理论,其积极意义在于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政治地位,有利于扩大政治生活平等,有利于促进政治稳定,但当时参与民主理论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次,阐释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内涵。主要包括公民政治参与的概念、特点、形式、类型及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环境与公民的社会地位、政治心理),其意义是有利于培养现代参与型公民、有利形成社会监督、有利于维持国家稳定。然后,介绍了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公民政治参与制度不够完善、非制度政治参与、非理性网络政治参与、公民政治参与形式单一、公民政治参与意识较淡薄等,究其原因有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同时总结美国、英国、韩国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情况,作为今后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借鉴。最后是本论文的重点,如何在参与民主理论视阈下不断完善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提出了不断完善公民政治参与的相关制度、重视网络参与、进一步规范民间组织、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培育现代参与型公民等建议,不断扩大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不断完善我国的政治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