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儿汗国是13世纪20至50年代蒙古帝国大扩张的直接产物,是游牧部族蒙古人和与之联合的突厥人在伊朗、伊拉克和小亚细亚等农耕地区建立起来的外族统治政权,其统治特征鲜明,影响深远。本研究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拟蒙古人征服和统治伊朗、伊拉克和小亚细亚为立足点,在广泛搜集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研究方法和手段,对伊儿汗国的政治、经济、对外关系和文化等因素及其内在联系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而全面揭示伊儿汗国政治、经济、对外关系和文化等问题的历史轨迹和基本特征,深入剖析伊儿汗国政治、经济、对外关系和文化等问题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其社会意义。本论文试图得出关于伊儿汗国历史的综合性研究成果,以弥补我国学界在该领域研究的明显不足。全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引言部分阐释“伊儿汗”的内涵、伊儿汗国存续时间及其疆域,并简要评介国内外学者关于伊儿汗国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正文分六部分:第一章介绍13世纪20至50年代蒙古三次西征,游牧部族对农耕世界第三次大冲击以及伊儿汗国的形成。第二章论述伊儿汗国政治问题。伊儿汗国立国前蒙古人在伊朗创立底万、设置阿母河等处行尚书省,建立起蒙古人在伊朗的早期行政统治。伊儿汗国尤其是伊儿汗国前期(1260-1295年)通过诸如伊儿汗及汗位继承制、忽里勒台、宰相及底万、地方行政制、军事组织、币制等国家基本制度,体现出伊儿汗国是一种基本上脱胎于塞尔柱王朝的伊斯兰法与蒙古旧习两种制度杂糅而成的君主专制制度。伊儿汗国与元帝国之间的政治关系总体上属于亲密友好的宗藩关系,双方共同维护了蒙古帝国的统一,促进了中国与伊朗、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交流。第三章全面、系统地论述合赞汗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影响。蒙古三次西征、伊儿汗国前期实行竭泽而渔式的剥削政策以及伊儿汗国长期处于激烈的汗位之争和对外征战,导致伊儿汗国面临深刻的社会经济危机。在伊斯兰文化及其生活方式的影响下,合赞汗适应伊朗和伊拉克原有发达的封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需要,改信伊斯兰教、实行军事分封制、废除包税制、推行新税法、整顿法制、恢复和发展农业和工商业。合赞汗全方位、多领域的社会改革迅速地恢复和发展了伊朗和伊拉克残破的社会经济,使伊儿汗国后期(1295-1355年)彻底地变更了蒙古人传统的统治方式,伊儿汗国伊斯兰化。第四章全面考察伊儿汗国的封建经济形态。伊儿汗国基本上承袭了塞尔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