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X是谁?”和“谁是X?”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来问人的两个句式。本文以两个句式的使用频率及“X”位置上词汇成分的分析为基础,较为全面的考察分析了两个句式在句法、语义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X是谁?”和“谁是X?”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来问人的两个句式。本文以两个句式的使用频率及“X”位置上词汇成分的分析为基础,较为全面的考察分析了两个句式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上的异同,并对两个句式进行了跨语言的比较。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第二章主要考察了两个句式的使用频率,发现句式“X是谁?”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谁是X?”,这是新旧信息传递规律使然。本章还对出现在“X”位置上的词汇成分进行了归类,并且考察了每种词汇形式在两个句式中的分布情况,发现不同类型的“X”在两个句式中的使用情况是不同的。第三章主要采用形式语义学的集合理论,结合“是”所表达的逻辑语义关系,分析两个句式的语义差别,发现“谁是X?”倾向于要求指别性答语,而“X是谁?”倾向于要求说明性答语。强外延的表达式倾向于出现在“X是谁?”句式,而强内涵的表达式倾向于出现在“谁是X?”句式。第四章主要是话语分析,发现答语在形式上的一致性,是造成人们有时混淆两个句式使用的重要原因。两个句式要求指别性或说明性的答语并不仅由它们所在的句法位置来决定,还由上下文语境、问话人与答话人之间的关系、句中“X”所包含的语义信息、答话人能够提供的信息量等方面的因素决定。特别考察了两个句式为假性问句时的使用情况,发现它们各自的特殊语用功能正是源于两个句式要求指别或者说明的语义差异。第五章考察了两个句式在英语中的对应项:“who is X?”和“X is who?”,发现在“X”指称性对句子要求指别或者说明上有跨语言的共性。
其他文献
文章从商都地区实际情况出发,总结了2013~2015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主要技术措施及经验,简要分析了坡改梯工程的实施给当地带来的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
Based on th
实施军民融合战略,正是国计与民生的统一,安全与发展的兼顾,与中央企业的使命任务高度统一。中央企业在实施军民融合战略中,具有无可替代、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央企业能否全面、正
可变气门正时(Variable Valve Timing简称VVT)技术是汽车发动机提升性能,降低排放和油耗的重要技术之一,被广泛应用到当前汽车发动机上,它可以根据发动机动态工况需求,适时调
为了探讨句子理解过程中汉语动词空间方位表征的产生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设计了四个实验,每个实验随机选取3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实验1采用Richardson等人2001年使用的实
随着翻译研究领域“文化转向”的深入,人们更多地把目光投向翻译实践的具体操作者(即译者),以及与之相关的多种因素,比如译者的主体性、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对翻译的操控等等
隐喻的研究可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传统的研究一直把隐喻看作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段。随着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隐喻不仅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它更是一
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导言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选题的意义。《六书略》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六书相兼问题,在中国文字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
目的通过对采用疏肝健脾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探讨中医疏肝健脾法治疗该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所有病例均选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05月在安徽省太和县中医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客观指标全面量化评估扶阳灸配合温控银针治疗高龄BKOA (bilateral knee osteoarthritis,双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分析其作用机理。方法:将符合各项
“为什么IT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这是乔布斯离世之前提出和留给世界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难题!可喜的是,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令球教育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