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醒后卒中的临床特征目的对本院卒中中心收治的醒后卒中(Wake-up Stroke,WUS)患者和非醒后卒中(non-WUS)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别对责任血管在前循环和后循环的WUS与non-WUS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并进一步分析对比WUS预后良好患者与预后不良患者的临床特征,寻找WUS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方法纳入2019年1月-12月在本院卒中中心就诊的发病或发现24h内并进入我院卒中绿色通道管理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起病时间明确且在静脉溶栓时间窗内患者,完善急诊颅脑CT排除颅内出血,无禁忌症患者沟通溶栓后,桥接多模CT检查(头颈CTA和CTP);起病时间不明或超再灌注治疗时间窗患者进行一站式多模CT(CT+CTA+CTP)检查。搜集入组患者临床数据,包括:(1)人口学特征、个人史、家族史等病史资料;(2)柏林问卷评估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风险;(3)最后正常时间、发现时间及就诊时间;(4)急诊基线资料: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血压、快速血糖、梗死核心体积、缺血半暗带体积、前循环病变患者阿尔伯塔卒中计划早期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ASPECTS)和后循环病变患者基底动脉 CT 血管成像(Basilar Artery on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BATMAN)评分等;(5)急诊及次日空腹血检验指标;(6)TOAST病因分型;(7)治疗方案;(8)治疗的安全性;(9)预后:包括7d、出院时和90d NIHSS评分及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根据发病特点,患者被分为WUS组和non-WUS组,其中non-WUS组根据发现时间的不同分为起病时间明确组(Onset Witnessed Stroke,OWS)和白天起病时间不明组(Daytime unwitnessed Stroke,DUS),对三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WUS分别与OWS、DUS患者临床特征对比:与OWS组相比,WUS组患者OSA高危患者比例更多;最后正常时间至急诊时间更长;基线NIHSS更高;急诊实验室检查提示WUS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更高更高;治疗决策选择两组也有不同,WUS组静脉溶栓治疗率较低,取栓治疗率相对较高,保守治疗率相对较高;WUS患者24h出血转化率和症状性出血率均较高,且WUS平均住院日较长;预后方面,WUS组90d mRS较高,90d预后理想(mRS 0-1)率及预后良好(mRS0-2)率均较低。与DUS组相比,WUS患者年龄较小,OSA高危患者比例更多;最后正常时间至发现时间、发现至急诊时间均较长;基线NIHSS较低;既往房颤史患者相对较少;影像学检查见总缺血体积、梗死核心和缺血半暗带均较小;90d死亡率较低。2.WUS分别与OWS、DUS患者且责任病灶在前循环临床特征对比:与OWS组相比,WUS组患者最后正常时间至急诊时间更长;基线NIHSS评分更高;就诊至进行一站式CT检查时间更短;ASPECTS较低;急诊实验室检查提示WUS患者纤维蛋白原更高;治疗决策选择两组也有不同,WUS组静脉溶栓治疗率较低,取栓治疗率相对较高,保守治疗率相对较高;WUS患者24h出血转化率和症状性出血率均较高,且WUS平均住院日较长;预后方面,WUS组90d mRS较高,90d预后理想(mRS 0-1)率及预后良好(mRS 0-2)率均较低。与DUS组相比,WUS患者年龄较小;最后正常时间至发现时间、最后正常时间至急诊时间均较长;90d死亡率较低。3.WUS与OWS患者且责任病灶在后循环临床特征对比:与OWS组相比,WUS组患者最后正常时间至急诊时间更长,就诊至进行一站式CT检查时间更短,BATMAN评分较低,总胆固醇水平稍高,平均住院日较长。预后方面,WUS组预后良好(mRS0-2)率较低。4.WUS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对比: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越低、总缺血体积越小、总梗死核心越小、总缺血半暗带越小及24h内无出血转化为预后良好的因素。经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预后良好与低NIHSS评分独立相关(OR 0.813,95%CI:0.736-0.898,P<0.001)。通过ROC曲线发现NIHSS评分预测预后的截断值为8.5(特异性 0.75,敏感性 0.787;AUC 0.829;95%CI:0.746-0.913;P<0.001)。结论本中心WUS患者与OWS相比,总体呈现出基线神经功能缺损较重、住院时间更长、预后相对较差等特点;而与DUS相比,则呈现出基线神经功能缺损较轻、死亡率较低的特点。多因素分析发现低NIHSS评分为WUS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截断值为8.5分。第二部分 醒后卒中的再灌注治疗目的与“时间窗”内接受再灌注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对比,评估醒后卒中(Wake-up Stroke,WUS)患者在“组织窗”指导下进行再灌注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1月在我院卒中中心收治的接受再灌注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为保证基线资料一致,选择TOAST分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和心源型。所有纳入患者分为两组:睡前正常,睡醒时发现神经系统缺损的患者为WUS组;清醒时突发神经系统缺损症状并明确起病时间的为non-WUS组。两组患者再根据接受溶栓或取栓治疗分为溶栓亚组和取栓亚组。通过MIStar软件自动计算灌注参数获得缺血半暗带和梗死体积。WUS组患者在“组织窗”指导下进行再灌注治疗,“组织窗”定义如下:总缺血体积/梗死核心体积>1.8;梗死核心体积<70ml;缺血半暗带体积>15ml。non-WUS患者在“时间窗”指导下接受再灌注治疗。采集入组患者临床数据,包括:人口学特征、发现和发病时间、就诊时间、卒中危险因素、NIHSS评分、急诊基线血压、血糖、TOAST分型、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案、安全性事件及预后等。结果最终共纳入235例患者,其中WUS组45例、non-WUS组190例。WUS组的具有高血压史患者低于non-WUS组(62.2%vs 76.8%,P=0.044)。与non-WUS患者相比,WUS患者静脉溶栓率低(51.3%vs 68.4%,P=0.036)。WUS 组的 DNT 中位数较 non-WUS 组更长(80.04[64-106]min vs 63.7[40-78.5]min,P=0.002)。其余临床资料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90d mRS位移相似。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90 d时预后理想(mRS 0-1)的独立预测因素包括:年龄、基线NIHSS评分和梗死核心体积;90 d时预后良好(mRS 0-2)的独立预测因素包括:年龄,基线NIHSS评分,是否颅内出血转化和梗死核心体积;90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包括:基线NIHSS评分,糖尿病史和梗死核心体积。分别控制90 d预后理想、预后良好和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后,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是否WUS与预后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基于CTA和CTP评估“组织窗”筛选适合的WUS进行再灌注治疗,与“时间窗”内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类似。本研究中使用的MIstar软件评估的“组织窗”可有效的指导WUS再灌注治疗。第三部分 醒后卒中急性期昼夜节律分析目的醒后卒中(Wake-up Stroke,WUS)是否与白天起病的缺血性卒中(non-WUS)具有不同的病理生理过程仍不清楚。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具有昼夜节律性,上午为卒中发生高风险时间段,而睡眠中卒中发生风险较低。这可能与一些心血管参数的昼夜节律性相关,如血压和心率的昼夜节律性波动、早晨血小板聚集率增加、血粘度增加和内皮功能障碍的增加。早晨的这些参数变化对健康个体可能是有利的,但可能与易感个体的缺血性事件发生有关。综上,我们提出假设,即部分WUS患者可能存在昼夜节律紊乱,导致夜间心血管参数的异常波动,诱发睡眠中卒中的发生。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分析WUS患者节律标志物的昼夜节律性来评估WUS是否存在昼夜节律紊乱,并和non-WUS及健康志愿者进行对比。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探索性研究,呈前瞻性、横断面、观察性设计。将研究期间在我院卒中中心就诊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纳入筛选,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入组患者,根据发病时间将入组患者分为WUS组和non-WUS组,并在研究同期招募相似年龄段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Control组)。使用血清褪黑素、血清皮质醇、全血时钟基因、血压和心率作为昼夜节律标志物进行研究。所有参与者要求不午睡,清醒时暴露在自然光和常规的荧光灯下,根据个人睡眠习惯,在晚上20时-22时之间关灯入睡。入睡前佩戴睡眠监测手环及眼罩,夜间留取样本时使用瞳孔笔局部照明。从入组后设计时间点开始,每6h采集一次外周血,搜集每2h一次的血压、心率参数。检测外周血标本中血清褪黑素及皮质醇浓度,及全血时钟基因CLOCK、BMAL1、两个Cryptochrome基因(CRY1,2)和三个Period基因(PER1,2,3)的相对表达定量。首先将三组参与者基线资料进行对比。使用R语言加载MetaCycle R软件包计算不同参数的昼夜节律性,并使用广义估计方程进行三组间节律性对比。三组间同一参数在某一时间点表达的差异使用Kruskal-Wallis单因素ANOVA检验方法分析,并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最终共有28例参与者纳入研究,其中WUS组8例,non-WUS组9例,Control组11例。三组基线资料及睡眠参数一致。对不同昼夜节律标志物进行节律性统计发现,WUS组血清皮质醇(P=0.001)和PER3基因(P=0.019)存在昼夜节律性表达,non-WUS组血清褪黑素(P=0.001)、血清皮质醇(P=0.002)及PER3基因(P=0.015)存在昼夜节律性表达,而Control组除BMAL1基因(P=0.289)外其他参数均体现出了昼夜节律性。相位分析发现non-WUS组和Control组血清褪黑素和皮质醇相位时间接近,而WUS组相位均后移3h左右。三组血压对比分析发现,WUS组及non-WUS组血压昼夜节律性均消失,WUS组中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血压增高持续时间较长,相位均呈后移趋势。而血压变异性对比,non-WUS组和Control组无统计学差异,WUS组血压变异性显著。心率参数分析中发现,WUS组及non-WUS组心率昼夜节律性均消失,但WUS组平均心率较non-WUS组及Control组均显著增快(P<0.001)。结论本探索性研究发现WUS组的节律标志物体现出了昼夜节律紊乱,表现为昼夜节律性的消失或相位后移。昼夜节律紊乱可能与WUS发生存在一定的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