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石黑一雄《上海孤儿》中的不可靠叙述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wutie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黑一雄是当代英国最负盛誉的作家之一,常与拉什迪、奈保尔并称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2017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并迅速成为当今时代一名重要的文化人物。石黑一雄的第五部小说《上海孤儿》在2000年入围了布克奖提名,无论是在其叙事手法上还是主题上,这部小说都有着重要的文学意义。《上海孤儿》中,主人公克利斯托夫·班克斯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叙述,通过使用不可靠叙述技巧回忆了自己追寻失去父母和家园的心路历程。本文以《上海孤儿》中不可靠叙述技巧为研究重点,运用叙事学理论、记忆理论和创伤理论,探讨了小说中不可靠叙述的表现、使用不可靠叙述的原因及其带来的治愈效果。  论文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石黑一雄以及国内外对《上海孤儿》的研究现状,梳理了叙事学、记忆和创伤的相关理论,指出了研究小说中不可靠叙述的可行性。第一章深入分析了班克斯不可靠叙述的主要表现。事实轴上的不充分报道和感知轴上的不充分解读是这部小说中不可靠叙述的主要两种类型,表现为班克斯压抑的迷恋情感和他不成熟的心智。第二章探究了班克斯使用不可靠叙述的目的。在不可靠叙述的背后隐藏着班克斯对其痛苦童年阴影的努力逃避和对其理想化童年的怀旧情感。叙述过程中的含糊其辞、遮遮掩掩和自我欺骗表明他迟迟不愿面对其创伤的过去,凸显了创伤经历对其生活的长期影响。第三章探究了不可靠叙述对受创伤主体班克斯的治愈效果。虽然不可靠叙述阻延了其创伤治愈的过程,但是通过使用这一手法,班克斯实现了一种情感宣泄。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不可靠叙述,班克斯才能鼓起勇气逐渐走出幻想、与孤儿身份达成和解、接受真实的过去,从而得以活在当下、迈向未来。  本文最后对小说中的不可靠叙述作出总结。班克斯不可靠叙述的背后隐藏着他压抑的创伤,其中包括他失去双亲之痛、单恋之苦以及身份迷失的困扰,因此不可靠叙述与他的回忆和创伤不可分割。不可靠叙述帮助叙述者班克斯最终完成其心理创伤的治愈。石黑一雄通过不可靠叙述表现了主人公被痛苦往事萦绕的困境,实践了如何以文学形式展示和解决不可言喻的创伤。《上海孤儿》展示了文化移民在无家感和身份危机下产生的精神焦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为这类人群中的一员,石黑一雄在这部小说中展现了自己对他们的人文关怀。
其他文献
本文所讲的忠实度是指在汉语动物成语的翻译中对原文文化的传真,即指在目标文本中,对原文文化的忠实和再现。因此,本文所讲的忠实度对文化的传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国正
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他一生撰写了包括小说、散文、诗歌、评论和戏剧在内共61部作品,仅长篇小说就有23部。在近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厄普代克几乎囊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