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培训是在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业务培训部门、有关专家指导下,为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以及促进学校的发展,以学校为中心,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由学校的一定机构进行组织、规划、实施,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外资源,结合学校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对学校全体教师进行的一种在职继续教育模式。由于校本培训更加关注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学校和课堂,更加关注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能较好地解决“工学矛盾、经费困难、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是目前较好的一种教师培训模式。但是,西部地区农村初级中学的校本培训效果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是一些学科教师人数少甚至只有1人的情况,目前的校本培训模式难以满足他们进行学科培训的需要。由此,笔者以四川省平昌县初级中学化学教师的新课程校本培训为案例,在深入调查和访谈的情况下,构建了“依托网络,以片区教师培训中心为主的区域性大校本培训模式”,以适应“地域广、学科教师少,兼职教师多、学校设备落后、校与校分散”的特点。本论文包含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指出了校本培训模式研究的目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突出本研究的价值所在。研究的目的从校本培训和校本培训模式研究的兴起以及西部地区初中化学教师校本培训实践这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研究价值则也从三个方面阐述其理论和实践价值。在研究方法方面主要有理论研究的文献法和实证研究的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第二部分是对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相关理论进行剖析,并以四川省平昌县初级中学化学教师新课程学科校本培训为案例,为构建新的模式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这部分以详尽的文献资料分析,剖析校本培训模式的相关概念,为使西部地区初中化学教师对其有一个全面而清楚的认识,并以平昌县初级中学化学教师新课程校本培训为案例,为构建新的培训模式做理论和实践参考。第三部分在深入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校本培训模式,阐述了构建该模式的实践和理论基础、模式构成要素、构建模式的原则以及操作过程、特点以及在实施过程中注意的问题。第四部分是结语部分,主要从由于主客观因素,本研究还有亟待完善的地方及其展望进行了论述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