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的君子观形成于“礼坏乐崩”、旧制度行将瓦解的乱世时期,在周公“敬德”“保民”思想及春秋诸贤对君子道德意义探索的影响下,孔子对君子进行了创造性的诠释,使君子由单纯的贵族身份之称转化为德位兼备者。孔子的君子包括两层含义:成己与成人。成己专求于道德上的修养,它是对自我人格的负责;成人专求于政治上的实践,是君子将成己之要求推而及人。成己以成人是孔子对君子的重新塑造与诠释。在成己之道德修养上,孔子将“仁”“义”“礼”三者赋予了君子,使其成为君子修成之“领袖品质”。“仁”是涵摄于君子内心的高级道德情感,它的本质是爱;“义”是“仁”心之外显,是将“仁”行诸于事者;“礼”是“仁”之形,是“仁”的外在节文。其中,“领袖品质”之仁因其自爱以爱人的精神与君子成己以成人的性格相互吻合、高度同一,故而成为君子修成品质之核心。为使弟子修成“领袖品质”,孔子提出了“克己复礼”“博学于文”的君子修成工夫。“克己复礼”是在“质”(道德修养)上用心,“博学于文”是在“文”(外在文饰)上用心,在经过“质”“文”之修的双重工夫后,孔门君子得以修成,而修成后最重要的呈现是“知命”。在成人之政治实践上,孔子将德治主义作为君子为政的原则。德治是君子依靠道德力量来从政,在从政过程中君子将“领袖品质”化之于民,从而实现对民众的道德教化。为了确保德治原则的顺利展开,孔子特别提出正身、举贤、爱民三大举措。其中,正身又处在核心之地位。孔子认为,统治者只有先正己身,在下之民众才能趋而从之,成人理想才能顺利实现。这样,成己、成人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成己则成为孔子君子观的逻辑起点。在德治原则的指导下,正身、举贤、爱民举措的实施下,君子以恢复政治秩序、“安百姓”为政治实践的目标。君子政治实践的目标即是其成人内涵之目标,至此,孔子君子之成己以成人的体系得以全部建立并完成。孔子君子观的形成距今虽然已有两千五百年之久,但它却蕴藏着不含有时代性的永恒价值,如君子作为人格之谓的价值、君子作为“政治主体”对政治批判精神的价值等等。这些价值对后学人格之修养、政治上的建设都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