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色经典”《林海雪原》自诞生以来经历了五个版本的影视剧改编,其中包括一次样板戏电影的改编。相对于其他展现大规模战斗的具有史诗性的“十七年”小说来说,《林海雪原》叙事的切入点较小,从小分队的作战展开描写,更加自由与灵活,有利于在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之间转换。在内容方面,曲波有着真实的战斗经历。他将自己的回忆整理记录下来,同时加入丰富的想象力,并借鉴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叙事方式,使作品富有传奇色彩,至今家喻户晓、广为流传。因此,《林海雪原》成为“三红一创,青山保林”这八部作品中经历改编次数最多、改编形式最丰富的作品,最具代表性。论文围绕政治话语与娱乐功能这两种力量的关系,将《林海雪原》的改编作品按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阶段: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新世纪。论文分别研究作品在三个时期影视剧改编的特点,探讨政治话语的教化功能与娱乐功能在不同时期所占的比重,从而得出在任何一个时期,这两种力量都是存在并发挥作用的,只是所占比重不同,并提出《林海雪原》乃至与之类似的一系列“红色经典”作品在未来改编之路上可能面临的问题。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首先介绍“红色经典”诞生的背景、界定与其特殊性,并对较有代表性的八部作品的影视剧改编状况做出列举,分析论文选取《林海雪原》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即改编次数多、种类丰富。经历多次改编且形式丰富的原因是小说描写了灵活的小兵团作战,政治方向的正确性以及曲波具备极强的讲故事能力。第二部分探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两次“提纯化”的电影改编。1960版电影将小说中表现人物个性与情感纠葛的成分进行了过滤,强化了政治话语的地位,弱化了娱乐功能。而六十年代末的样板戏电影则是提纯的一种升华,将人物与情节扁平化,使作品成为纯粹的教化符号。作品的娱乐功能表现在对艺术效果的追求上,看似被强化,事实上完全成为了政治话语的附庸。第三部分研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一次电视剧改编。启蒙主义精神的复苏使人们开始重新追求人性解放,这种要求表现在电视剧改编中,则是政治话语的弱化与娱乐功能的增强,从而达到势均力敌的状态。但由于改编者过于保守与谨慎,加上没有过多的演绎成分,这两种力量没有碰撞出火花。此版本电视剧显得平庸无奇,没有亮点。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次小心翼翼的尝试代表作品的娱乐功能从边缘位置的回归,甚至与政治话语在重要程度上开始持平。第四部分着眼于新世纪的两次改编,分别为2002版电视剧与2014版3D电影。前者的改编目的被定义为对经典英雄人物与事迹的突破,展现英雄平凡的一面,但作品在追求娱乐功能方面操之过急,影响了政治话语的地位,从而显得庸俗轻浮。后者在对原著的还原性方面并无太多亮点,但改编者巧妙地把娱乐功能设置在绚丽的战争特效与华丽的演员阵容之中,以绝佳的视听效果弥补情节的薄弱,相对比较成功。第五部分分析《林海雪原》在当前商业机制运作之下进行影视剧改编所面临的问题,即影视话语暗含权威性,容易主导观众的思维;受众的主观能动性逐步增强,凭借个人喜好选择影视剧。在这种情况下,改编者创作出能够被广泛接受、并达到传承精神财富目的的作品实属不易。除此之外,作品的改编在未来也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批量化的生产削弱了政治话语的权威性,也冲击着它作为经典的地位;新世纪为了迎合观众而强化娱乐功能改编必定会造成类似《林海雪原》这样的“红色经典”作品渐渐失去“红色”的特性,使它们成为一般意义上的文学作品。第六部分为结语,总结《林海雪原》影视剧改编的三个阶段,即政治话语占据主导地位——政治话语与娱乐功能实力相当——娱乐功能占主导地位的过程。此外,也明确未来人们看待改编作品时所要遵循的原则:站在改编作品的高度将其看作新的作品,并对它再创造的部分予以适度的宽容,这样才有利于“红色经典”在新世纪得到更好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