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棚油田特低渗储层研究及开发对策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lin_sha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棚油田位于河南省泌阳凹陷的中南部,储层胶结致密,属于特低孔隙度和特低渗透率储层。论文研究了安棚油田特低孔特低渗储层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开发技术。安棚油田油藏埋深 2800~3100m,储层属扇三角洲相沉积,发育 5 种微相类型。储层岩性主要为粗-细砂岩和含砾砂岩,储层孔隙度 5-6%,渗透率 1-2×10-3μm2,主要流动孔隙半径较小,分布在 0.47~1.06μm 之间,储层快速堆积,颗粒大小混杂,分选差,成份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是导致砂岩低渗的关键条件。论文对储层中的 2 裂缝进行了深入研究。储层中天然裂缝较发育,采用先进的定向取心和成像测井等天然裂缝识别技术定量确定裂缝组系产状,裂缝走向玫瑰花图反映裂缝的走向为 90~110°,裂缝以高角度或垂直裂缝为主,裂缝间距以 2~3cm 为主,裂缝性质为张性破裂和剪切破裂缝,裂缝成因类型是与区域拉张应力有关的区域性裂缝;地层中裂缝长度分布于 4~30cm 之间,裂缝宽度绝大多数在 1000μm 以下,裂缝平均密度为 0.7 条/m,裂缝孔隙度为 0.2-0.3%。文章分析了安棚油田储层中裂缝的破裂期次。通过对裂缝充填物-次生方解石进行稳定同位素测定,对储层岩石进行声发射实验,确定了储层岩石的破裂期次,研究得到安棚油田储层的天然破裂期次有四期,第二期是主要的破裂期。分析了影响裂缝发育程度的两个方面因素:一为区域构造应力场强度,二为储层岩石的力学性质及厚度,并建立了用于裂缝预测的储层厚度与裂缝间距的相关关系。通过安棚油田储层沉积体系分析表明,安棚鼻状构造的雏形是由地层沉降幅度的差异及扇三角洲相砂泥岩差异压实共同作用形成的, 鼻状构造的形成对裂缝具有积极的改造作用。编绘出了各油组的主应力和主曲率分布图,对各油组的裂缝分布进行了综合预测和评价。安棚油田油气藏类型复杂,有普通黑油油藏、挥发油藏和凝析气藏等。安棚油田为特低渗透油田,油井自然产能低,为了确定有效储层的分布,论文提出综合应用 Hobson 法、产能法、浮力法等得到包含不同流体储层的下限标准,确定了油层和凝析气层有效压裂的物性下限值,为压裂层位的选取和特低渗油气田的有效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最后,针对泌阳凹陷安棚油气藏特低孔特低渗、单井自然产能低(1.5t/d)的特点,以裂缝识别及裂缝分布研究为基础,地应力场特征分析表明人工裂缝方向与最大主应力方向一致,为了提高水驱采收率,提出了相应的开发技术对策,优选裂缝性特低渗油藏的注采井网,低渗透油田由于渗流阻力大,要求井距较小,采油井和注水井连线与裂缝走向呈45°方向部井,延缓方向性水窜及水淹时间。论文还提出开发安棚油田的主要改造措施,包括进行水力压裂、高压增注等,以改善注水开发效果。通过压裂,安棚油田单井日产油从 1.5t 提高到 14.2t,因此,压裂是保证特低渗油田的有效开发的主要措施。
其他文献
正当防卫是刑法上规定的违法阻却事由之一。但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一些行为人自认为在进行正当防卫,实际上对侵害事实发生了认识错误而实施的一种不当的防卫行为。这种假想防卫
随着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生活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日益增多的城市生活垃圾,已成为困扰城市发展、污染市容环境、影响市民生活的社会问题。研究适应上
针对飞机制造过程管理存在的串行工作方式、信息交换不通畅等问题,飞机制造企业应从制造过程层面上实现业务统一、信息共享和交换。飞机制造过程管理系统的顺利实现需要一套
一例主髂动脉粥样硬化伴栓塞合并心肺功能不全老年患者经给予抗凝、抗感染、改善心功能,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27 d后病情稳定出院。临床药师参与治疗全程,对抗凝、抗感染、强
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我国的数字电视的发展进入了最后的实施阶段。本文从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的技术出发,介绍关于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的DVB-T(数字视频地面广播)COFDM(编码
品牌视觉设计是从人的生理——心理——思维结构出发,通过视觉、心理、意义的传播,系统的开发视觉、行为和观念识别方式,建构以品牌标志为中心的识别系统和及网络组合的品牌
当前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存在许多问题。美国最早发展生物质能,而中国生物质能非常丰富,中美之间在生物质能发展路径上存在诸多相似之处。本文拟以中美生物质能产业法律制
<正>培育一个健康繁荣的信息消费市场,需要政府、消费者和信息产品提供者的共同努力近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
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陆地生物圈的主体,也是陆地表面最大的碳库,在全球碳循环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通过同化作用吸收固定大气中的CO2,抑制其浓度上升的功能对于应对气候变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对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的性能和控制精度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液压系统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计算机仿真技术不仅可以预测系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