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下肌解剖及针刀临床应用与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关联性研究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123z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vertebral arteriopathy,CSA)临床表现以突发性眩晕为主,或伴有头项痛、目痛、耳鸣、视物模糊,甚至昏倒等症状。该病发病机制复杂,究其病因,最主要的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al basilarischemia,VBI)。现代医学目前对CSA的发病机理普遍认同机械压迫和交感神经刺激学说,但仍难以全而解释。传统观点认为CSA是椎体、椎间盘等结构退行性改变引起。临床上多从颈椎间盘突出等原发病的治疗出发,但是原发病的治愈,症状并没有完全消除,反而临床表现更丰富。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颈部肌肉与CSA的发生有重要关系。和椎动脉关系密切的枕下肌功能紊乱尤为常见,根据肌筋膜疼痛理论,骨骼肌功能失调易产生激痛点(Trigger point,Trp)发生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临床上,针刀治疗头颈痛和CSA涉及到枕下肌或枕下肌MPS并不少见,但国内外专门研究枕下肌MPS的文献报道较少,多将本病与头痛、寰枢椎半脱位、寰枕后膜挛缩征等疾病相提并论。并且结合文献发现枕下肌MPS的症状与CSA的临床表现近似,可临床上对枕下肌MPS与CSA是否具有关联性并未有所阐述。因此,开展探讨枕下肌MPS针刀治疗的方法疗效和本质机理,以及与CSA的关联性,并提出临床上从枕下肌MPS角度考虑去治疗CSA的创新思维。目的:1.探讨枕下肌MPS的中医属性,证实中医经筋理论在针刀治疗肌筋膜疼痛临床应用中的实效性,阐明针刀治疗枕下肌MPS的本质机理。2.实验解剖观测枕下肌及椎动脉解剖组织结构,研究针刀治疗枕下MPS的路径,为临床针刀松解枕下肌治疗CSA体表定位。3.进行枕下肌MPS的针刀治疗,验证应用解剖研究成果,并阐述针刀治疗枕下肌MPS在CSA诊疗中的相关作用和特点,探讨枕下肌MPS和CSA的关联性。方法:1..理论研究查阅《内经·经筋》篇中记载的手、足太阳经筋的循行及经筋病症论述和《Travell and Simons’Myofascial pain and dysfunction The trigger point manual》中枕下肌MPS的临床表现、Trp和放射引传痛区域描述及枕下肌应用解剖学相关文献,整体对照探讨两者关系。从枕下肌与椎动脉的生理解剖、CSA的发病机制以及临床文献比较分析枕下肌MPS与CSA的关联性。2.解剖实验研究随机选取成人解剖教学尸体标本男女各一具,采用解剖工具按常规解剖方法由外到内逐层剖查,依次观察颈枕部肌肉层次特点、枕下肌毗邻结构,及其解剖配布特点。3.针刀临床研究依照患者自愿原则,将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疼痛科针刀门诊的6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刀肌筋膜Trp松解枕下肌治疗,对照组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6个月随访,统计分析得出结果。结果:1.理论研究:枕下肌MPS与手、足太阳经筋的经筋循行以及病症的描述高度吻合,表明MPS是经筋病症的现代语言描述。应用中医经筋学说与现代医学理论相结合研究针刀疗效,为针刀治疗枕下肌MPS临床方法及其本质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对比研究枕下肌MPS和CSA,发现枕下肌病变能引起椎动脉寰枢段功能改变,引起CSA的临床症状。2.解剖实验研究:枕下肌紧邻椎动脉,测得标本椎动脉寰枢段的外径分别为男:寰枢段:左3.78mm,右3.68mm;寰枕段:左4.14mm,右3.82;女:寰枢段:左3.46mm,右2.98mm;寰枕段:左3.62,右3.26mm。寰椎横突尖离乳突尖的间距:男:左19.24mm,右20.06mm;女:左16.87mm,右19.43mm;椎动脉水平段延长线离枢椎上缘的垂直间距:男:左16.72mm,右17.06mm;女:左15.64mm,右15.71mm;椎动脉水平段外侧缘离乳突间间距:男:左18.81mm,右18.47mm;女:左17.09mm,右16.52mm。3.针刀临床研究:通过触诊并结合患者主诉验证了枕下肌MPS临床症状及其引传痛范围,比较发现枕下肌MPS与CSA的临床表现和疼痛部位相似;临床诊疗厂中针刀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x2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5,P<0.01)。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疼痛VAS评分、眩晕症状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疼痛VAS评分、眩晕症状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刀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枕下肌MPS与太阳经筋及其病症相对应,表明经筋病变是MPS的中医致病机理。结合针刀临床治疗特点,证实了针刀在治疗MPS临床应用中的中医机理属性。椎动脉寰枢段软组织病变引起的CSA和枕下肌MPS具有联系。2.椎动脉寰枢段走形内径逐渐增大,弯曲膨出,与枕下肌及周围体表骨性标志位置邻近,临床针刀治疗一般不宜选择肌腹进针,安全进针点基本都选在肌肉附着点骨突处,进针时应注意深度,谨慎操作。在寰椎横突处,针刃到达骨面固定抵于骨突处,不行针切,略做摇摆,不宜大幅移动针刃,以免损伤椎动脉。3.小针刀松解枕下肌治疗枕下肌MPS,疗效显著。同时能有效治疗椎动脉寰枢段软组织因素引起的CSA,明显改善眩晕和头痛等症状。笔者推理认为椎动脉寰枢段受卡压或刺激引起的CSA临床症状表现机理多是由颈椎退变继发的MPS引起的,由椎动脉寰枢段受卡压或刺激引起CSA与枕下肌MPS具有关联性。
其他文献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规模越做越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如何制定可行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及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显
针对晶体熔化和凝固实验中的难点及不足,结合本地特点,采用冰作为晶体来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实验.让物理联系生活实际的同时降低了实验操作难度,从而揭示晶体熔化和凝固时的客
玳玳花具有抗炎、抗氧化、改善免疫及抗肝损伤等功效。圣草次苷为玳玳花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降血脂效果,常用于做饮料,酒类等食品的抗氧化剂。因此,为了开发一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在AMI患者行(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PCI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实施PCI术的86例AMI患者资料,随机均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予
利用3830型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及常规气象资料对2002年3月20日发生在我国西部一直延伸至黑龙江省的沙尘、浮尘天气过程,分析其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并在PPI和RHI上探测沙
期刊
空气中硫化氢的测定在环境影响评价和工厂竣工验收中已成为重要因子。由于硫化氢的监测方法不同,故选用的采样吸收液亦不同。一般选用含有镉、铅、锌盐的碱性溶液作为吸收液
近期以来,在稳健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央行回购操作成为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本文构建了央行回购操作影响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的理论模型,并重点以我国7天回购和28天回购数据为样
目的对心脑血管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该护理模式对于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以为临床提供护理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心脑血管患者162例作为本次的
植物有机挥发物(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BVOCs)对大气环境、空气质量以及人体健康都有重要影响。元宝枫是华北地区主要乔木树种,应用于行道树或者药用植物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