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综合版画由于其独特的兼容性、丰富的表现形式以及特殊的绘画语言特点,越来越受到年轻艺术家的青睐。作为版画发展中的新兴版种,与传统的木版、铜版、水印版画不同,并非采用单一的凹、凸、漏、平这四种技法,而是采用多元的材料、不同的技法结合创新来完成。在突出作品主题、创作方式、材料选择、技法应用、印刷方法上具有广泛的选择,表现出的艺术特点也不尽相同,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本文以《消逝》系列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综合版画由于其独特的兼容性、丰富的表现形式以及特殊的绘画语言特点,越来越受到年轻艺术家的青睐。作为版画发展中的新兴版种,与传统的木版、铜版、水印版画不同,并非采用单一的凹、凸、漏、平这四种技法,而是采用多元的材料、不同的技法结合创新来完成。在突出作品主题、创作方式、材料选择、技法应用、印刷方法上具有广泛的选择,表现出的艺术特点也不尽相同,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本文以《消逝》系列作品为研究对象,结合当代综合版画的代表画家的作品进行个案分析,阐述创作的构思和选用的方法,详细介绍创作前期的大量实验的表现特点,说明单一材料、不同材料以及不同技法叠加制版过程以及注意事项,尝试探讨综合版画中多元材料应用的研究及成果。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个案研究、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综合版画中材料多元应用进行论述。通过对当代综合版画材料技法应用、表现语言形式等相关文献资料、期刊、学术论文的阅读,了解当代综合版画发展现状,并对综合版画语言表现形式进行整体分析。尝试从具有代表性的综合版画画家的作品中分析和比较综合版画的艺术特点,重点从自身创作实践研究出发,体会表现形式下的情感表达,总结在整个创作过程中的实践感悟。
其他文献
自我国考古学发展以来,秦汉时期的考古工作已经取得很大的成果,其中种类丰富和形制多样的车马类遗存十分引人关注,专家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样收获丰硕,而具体到马具的当卢上却鲜有专门研究。本文即以此为切入点,运用考古学方法,系统搜集和整理我国北方地区秦汉时期出土的当卢。首先,对其进行辨识和分型分期研究,将之划分为六个类型和秦至西汉早期、西汉中期、西汉晚期至东汉晚期三个阶段。然后,进行分布上的探讨,
1932年下半年,东北义勇军为保存实力,纷纷退出东北三省,其中一部分前往中俄边境,另一部分义勇军则退至热河省境内。日军认为这不仅为实施侵略热河的计划扫清了“障碍”,还为日军侵略热河提供了理由。1932年12月起,日军向驻守热河的义勇军各部发起进攻。与此同时,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热河地区。如蒋介石与张学良的矛盾,张学良与汤玉麟之间的矛盾,南京国民政府与地方实力派间的矛盾等。面对日军对热河的侵扰,
现当代架上绘画,是各类传统造型艺术形式,在架上艺术的综合发展,是在当代视觉文化行为上的延展。在多元艺术交流中,面临着当代艺术的冲击,如装置、影像等,多元的艺术价值思维否定着传统绘画的价值。架上绘画的“绘画性”在现当代多元艺术行为中,保持绘画本身的叙述性和视觉性价值被质疑,现代绘画是对印象派的延续和抽象立体主义绘画的再表达,进入当代架上绘画已形成多元复杂的生态。学院三年的专研和实践,创作与习作在架上
蒙古族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北方游牧民族,蒙古族文化是传统的游牧文化,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地域特征,对中华文明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素质教育的完善,人们的传统文化需求也日益增长,当今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从游牧文化中汲取养分,以蒙古族为题材来进行绘画创作,以此反映蒙古人的生产生活、风俗礼教等。我的系列绘画创作也是以蒙古族的日常生活、祈福祭祀、劳动生产、传统竞技等方面为主题,展现新时代牧民们
当代水墨人物画与中国传统绘画相比,并不是传统笔墨文化的延续,而是在现代经济、政治、文化的大环境下孕育出的反映当代审美需要的艺术创造,它有着与传统绘画截然不同的使命和价值。当今社会背景下的水墨人物画,是以人物形象为载体,以表现其生动的形象内容来传达艺术家对现实的描写并以其表达情思与价值,使其表现形式更自由、更多元。如何在水墨人物画发展的大形势下,运用不同的笔墨形式和个人情感,并结合当代文化归宿创造出
随着版画越来越具有包容性,不断向其他艺术形式学习借鉴,探寻自身发展的可能性,黑白木刻的表现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黑白木刻的画面构成亦呈现丰富的样式。鲁迅说:“木刻究以黑白为正宗”,因此在读研期间笔者选择精修黑白木刻并研究黑白木刻的画面构成。画面构成中的黑白需要构成要素点线面形色辅助来完成,该如何组织构建这些要素来为画面表现服务,未来如何发展也成为专注于黑白木刻的创作者长久深入探索的问题之一。本文
本文在梳理当代蒙古族题材工笔人物画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当代蒙古族题材工笔人物画的风格特征与代表画家及其作品,并从绘画实践者的角度将传统与现代的绘画观念注入到笔者的创作《瞬间》系列作品中,将蒙古族人民的人物形象、精神面貌以及情感表现融为一体。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第一章结合蒙古族人民的地域环境、民俗民风等方面,阐述当代蒙古族题材工笔画的发展现状,同时选取当代蒙古族题材工笔画的代表画家
二人台是广泛流行于晋、蒙、陕、冀、宁五个省区,是集歌舞、曲艺、牌子曲、戏曲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它诞生于山西地区,成长于内蒙古地区,是伴随着“走西口”这一塞外谋生的移民文化,经历岁月千锤百炼发展而成的综合性民间艺术。《走西口》是二人台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剧目之一,在二人台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走西口》以各种艺术形态和表现方式广泛流传于晋、陕、蒙、冀、宁乃至全国各个地区。二人台《
《我心永爱》选自中国原创歌剧《玉鸟兵站》中的第三幕(女主人公阿朵的咏叹调唱段),该歌剧是张卓娅、王祖皆1999年为总政歌舞团全军第七届文艺汇演所创,而后也参加了国庆五十周年献礼的演出。二人被称为“乐坛伉俪”,是我国民族歌剧创作领域的代表人物。本文以《我心永爱》的创作背景及旋律情感发展为思考切入点,主要论述《我心永爱》两种演唱版本的比较,重点论述笔者的演唱诠释及对两种演唱版本的学习借鉴。第一章,通过
音乐剧《阿依达》改编自威尔第同名歌剧《阿依达》,全新的演绎独具风味且备受观众喜爱,成为值得深入研究的经典音乐剧作品。本文研究的是剧中女二号安奈瑞斯的人物塑造与唱段诠释,笔者将围绕戏剧人物形象与剧中经典唱段两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并结合音乐剧与美声的学习及实践经验提出个人理解与塑造方式见解。本文共包括三章内容:第一章以戏剧人物形象方面为切入点,对安奈瑞斯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并以本人的实践体会为经验论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