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固化剂加固黄土边坡技术试验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9次 | 上传用户:ZJU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暴雨集中且雨量大;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结构疏松、富含可溶性矿物质成分;孔隙度大、透水性强、遇水易崩解、抗冲蚀性弱,黄土地区边坡由于受雨水的冲蚀破坏和环境变化的影响一般稳定性较差。所以开展黄土边坡加固措施研究,对黄土边坡防护及水土保持建设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采用新型固化剂SH固化山西太原地区黄土。通过室内土工和人工模拟边坡冲刷试验,研究了SH固化黄土的抗剪强度特性影响因素和规律,分析了影响边坡坡面稳定的主要因素,并探讨SH固化剂固土及植草固土的方法对提高边坡稳定及抗冲刷性的防护效果。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黄土的抗剪强度较低,黏聚力和内摩擦角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明显减小,随着干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大。但一般内摩擦角小于15°,黏聚力小于90kPa,黄土边坡工程容易发生边坡失稳破坏。(2)SH固化剂的加入有效的提高了黄土的抗剪强度。其黏聚力比黄土增大了69.97%~337.61%,内摩擦角比黄土增大了46.74%-286.34%。在一定范围内,SH固化黄土的内摩擦角和黏聚力随着掺量和干密度增大及龄期的延长呈递增的趋势,随含水率的增加而显著减小。(3)干湿循环试验表明:经过15次干湿循环后,固化黄土仍然保持较高的抗剪强度,表明其具有较好的抗干湿循环能力及水稳性良好;冻融循环试验表明:经过25次冻融循环后,固化黄土仍然保持较好的完整性及一定的抗剪强度,SH固化黄土具有较好的抗冻融循环能力。(4)影响黄土边坡坡面稳定及抗冲蚀能力强弱主要由放水流量和压实度决定。黄土坡面所产生的径流总量随着放水流量和压实度的增大而增大,黄土边坡的产沙总量随着放水流量的增大而增大,随坡面压实度的增大而减小。径流含沙量随放水流量的增大呈现递增趋势。(5)SH固化剂可显著提高边坡坡面的抗冲刷能力,减少坡面侵蚀产沙量。SH固化黄土坡面的径流含沙量随着SH掺量的增大、养护龄期的延长、而减少;随着放水流量的增大,固化黄土坡面的径流含沙量呈先增大后逐渐趋于稳定的趋势。坡面的径流率受固化剂掺量和龄期的影响较小。(6)SH固化植草坡面的产沙总量与径流总量比黄土和SH固化黄土坡面的都小。综合考虑SH固化剂对黄土抗剪特性及边坡抗冲蚀性的影响,建议在山西地区的黄土边坡防护加固工程中可以应用SH固化剂,且适宜掺量为6%-10%,压实度为85%左右,养护龄期保证14天以上,就能够明显提高边坡坡体的强度特性及抗冲蚀能力,有效地防止水流对坡面的冲蚀破坏而引起的边坡失稳。黑麦草播种量为40g/m2,边坡坡面上黑麦草生长情况良好,进一步对边坡土体进行加固,从而达到固土护坡和生态护坡的双重目的,是黄土边坡防护的一个新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特种加工教学中存在教学模式单一、缺少实践环节等问题,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探讨,提出了多媒体教学、综述与研究论文、课内实验与创新实验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方式融于一
目的恶性胶质瘤是目前最为盛行的原发脑瘤,干细胞移植极有希望治疗胶质瘤。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体内体外均显示很强的胶质瘤趋化
多孔并联分段低压输水系统可以简化输水控制条件、保证适时适量输水、降低管道的承压、节省工程造价和运行管理费用;但由于整个输水线路长,当输水系统进行流量调节、关闸检修
  结合军事院校特色,对工科力学课堂教学特点进行分析,并就军校的课堂中如何培养军事指挥人才进行了探讨。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设置、考核方式及授课等方面提出相关见解,并简
本论文对岩性材料的动力抗剪特性,基于振动台上的试验结果,从动态力学性质、动态本构关系和影响机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为动力抗剪断参数用于岩体的动力稳定分析提供了
  学风建设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从任课教师的角度,在课堂教学和考核评价两个方面建立适当的评价制度和评价体系,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提高工程图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探讨了建立多维开放式工程图学教学平台。采用双语教学模式,实现工程图学的国际互认。通过建立平等的、开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试桩方法--"桩底加载试桩法"在杭州某快速路工程基桩检测中的应用,实践表明该方法在大承载力桩的测试上具有较大优势,应用前景广泛.
  针对机械设计课程,提出了"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课程教学平台,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创新本学科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一定成果。
长选3S是从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群体中选育出来的一种对赤霉素敏感的长穗颈突变体,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本文以培矮64S为对照,采用水稻基因芯片和半定量RT-PCR技术对长选3S最上节间快速伸长期全基因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在具有60000个杂交点,代表36926个单一基因的的寡聚核苷酸基因芯片上,检测到54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362个为上调表达的转录本,占差异表达基因的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