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莓黄萎病是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引起的一种危害性很大的草莓土传病害,而堆肥经过水浸提后制成的堆肥提取液,可作为一种高效的液体肥料来使用。本课题初步研究了堆肥提取液对大丽轮枝菌的抑菌效果,并对堆肥提取液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温室盆栽试验,探究了堆肥提取液对草莓黄萎病的防病促生效果,最后对堆肥提取液的生防机制进行了探讨。通过菌丝生长抑制试验和孢子萌发抑制试验,证明了通气和不通气条件下提取的堆肥提取液对大丽轮枝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16 d时的抑菌率分别达到了82.84%和86.99%,24 h时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达到了61.34%和68.90%。由单因素实验结果可知,通气堆肥提取液优于不通气堆肥提取液,通过比较通气条件下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对堆肥提取液抑菌率的影响,证明提取时间对抑菌率的影响最显著。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通气堆肥提取液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2 d,提取温度30℃,料液比1:6。利用日光温室盆栽试验,探究了不同稀释度的堆肥提取液对温室盆栽草莓的防病促生作用,结果表明,施加稀释3倍堆肥提取液的草莓植株,在接种后90 d时,病情指数最低为46.67,防效最高为35.63%,草莓植株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其他处理,其各项指标分别为:株高15.40 cm,茎粗19.43 mm,叶柄长9.68 cm,叶柄粗3.36 mm,叶面积30.36 cm2,叶片绿色度60.45,茎叶干重3.30 g,根部干重2.41 g,与对照相比,增率分别为:30.51%、34.19%、39.28%、23.99%、43.75%、14.27%、25.26%、30.47%。综上可知,稀释3倍的堆肥提取液的效果最好。对堆肥提取液的生防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堆肥提取液经高温灭菌和过滤除菌后,与原液相比,培养16 d后的抑菌率分别下降了约85%和80%,培养24 h后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下降了约55%和25%,证明堆肥提取液中微生物的竞争作用是其抑菌效果的重要原因。从堆肥提取液中分离到217株菌,通过初筛,共筛选出大丽轮枝菌的拮抗菌13株,经过复筛,最终筛选出一株抑菌效果最强的G19菌株,经鉴定,G19菌株为灰略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orubens)。当草莓植株受到病原菌的侵染后,施加堆肥提取液能显著提高草莓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酶活性,并且在处理后11 d内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第5 d时酶活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55.9 U·g/·min和257.6 U·g/min,丙二醛(MDA)含量在施加堆肥提取液后显著降低,与接种后施加清水的处理相比,11 d时的MDA含量下降了33.03%。以上结果证明微生物的竞争作用、拮抗菌的抗生作用和对草莓植株自身抗病性的增强作用这三个方面的作用决定了堆肥提取液具有对草莓黄萎病的生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