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1年,我国学者董秋斯明确提出建立中国翻译学。该主张当时不仅在国内属于创先之见,而且在整个中西方都处于领先地位,但由于历史原因该划时代性的建议被搁浅。此后至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些有识之士不满足于中国翻译研究的状况,重新提出建设一门独立的翻译学科——翻译学。从此国内译界针对翻译学建设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大讨论,并于上世纪末一度达到高潮。集中起来看,译界所争论的主要问题是:(1)翻译研究是否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是否要建立中国翻译学或者有中国特色的翻译学?(3)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翻译学是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了?对这些问题不断有学者发表看法,但总体而言,还只是局限于针对某一两个方面提出看法,远不够全面和系统。上述问题涉及到翻译学科的地位和前途,很有必要及时对其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梳理与总结。同时,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关于翻译学的讨论也有待继续扩展与深化。如何借鉴以前对于上述问题争论的得失,从中吸取教训,使以后的讨论少走弯路,更加科学,进而推动译学进一步健康发展,有必要对这些争论进行系统而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对这些争论作一系统梳理,深究争论缘由,并在综合分析双方观点的基础上,依据学科学理论提出个人看法。最后,再对这些争论作比较全面的思考,探究这些争论的意义以及不足之处,明确今后的任务,借以推动译学的深入发展。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五章。 引言扼要介绍了本文研究背景、对象、意义、主要观点和基本结构。 第一章为文献综述。首先试图廓清与翻译学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