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乐观主义的反面——论阿瑟·克拉克小说中的忧患意识

来源 :戴依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aihong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瑟·C·克拉克(Arthur C.Clarke)是二十世纪英国三大科幻小说家之一。其科幻作品兼顾科技与文学,在克拉克本人具备扎实深厚的科学理论基础和文学素养的基础上,不仅继承了早期科幻文学瑰丽且大胆的想象,还极为重视科学和技术的细节。无论是《太空漫游》系列还是《罗摩》系列,克拉克的作品总以正面示人,因为最终总是会导向一种充满希望的未来,所以被学界公认有一种“致命的”乐观精神。但与此同时,他的小说其实也体现出了一种忧患意识,它隐藏在克拉克试图进行解决问题的思考之前,成为科技乐观主义的鲜少被提及的反面。本文研究的主要文本对象是《童年的终结》、《城市与群星》、《与罗摩相会》、《2001:太空漫游》、《2010:太空漫游》等五部长篇小说以及短篇小说集《神的九十亿个名字》,力图证实克拉克作品中具有与“乐观主义”双生的“忧患意识”,揭开科技乐观主义反面的谜底。本文着眼于克拉克小说中的“忧患意识”,立足克拉克最具代表性的五部长篇小说与一部短篇小说集,重点把握他的小说文本,以文本细读的方式探究在宏观时空尺度上,作家隐藏在科技乐观主义表征下忧患意识的流露,以期还原克拉克对现代人类命运的思索。文章共分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简要梳理克拉克的生平及创作,与国内外克拉克的研究现状,阐明本文研究的可行性和价值,并提出论文中要解决的问题。正文阐释了克拉克科幻小说中所揭示的忧患意识的三大主题,分别为生态忧患、政治忧患以及自我认同忧患,这三大主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第一章根据社会发展下科技进程的阶段性特征,运用“反人类中心主义”理论观照克拉克小说中的生态忧患,讨论作品中反复出现的科技与生命的对抗,自然的消解与科技异化情形下生态冲突的具体表现,进而通过文本细读,拆解“未出现的地外文明”与“家园”的联系与边界。第二章阐明政治忧患是由生态忧患生发而来,生态危机成为二十世纪资本主义的新型统治手段,乌托邦主义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科幻作家纷纷展开对未来社会的想象。本章首先对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的文学创作母题进行意义阐释,通过作家极具风格和体现丰富想象的描述,梳理小说中“反乌托邦”的具体内涵,探讨其政治层面与忧患意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接着通过分析小说主人公的叙事视角,归纳作家关于地外文明制度的描述,揭示其实质上关于人类社会制度的隐喻与克拉克对社会权力归属的情感倾向。第三章与前两章是“果”与“因”的关系,生态和政治危机是“因”,最终投射在现代人身上,导致人的异化是“果”。将结合克拉克的个人经历及宗教哲学观,阐明主体性背景下自我认同忧患的产生;并讨论作品中展现的对主体性的解构与科技生活下人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追寻。一方面展现科技理性崇拜对于人类生存状态的影响,即生存价值走向虚无,另一方面探究克拉克小说中人类的自由意志对宿命论的屈从。结语部分总结全文,指出本论文对于克拉克小说具有补充主题研究成果、开拓研究视野的价值和意义,并对解决现实中人与科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危机和难题,以及寻求科幻小说更加长远、繁荣地发展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其他文献
滇池区域青铜器以铜鼓、贮贝器和各式带有动物、植物、人物形象的生产、生活用具、兵器、礼器等最为突出。这些带有动植物、人物形象的青铜器,主要采用立体雕铸和平面雕刻两种方式进行雕塑,并以单体或者组合的形式而呈现。其涉及的动物种类繁多,主要分为家畜和野生动物两类。也有一些雕刻着植物纹饰的青铜器,数量较少,分为粮食作物和野生植物两类。通过对滇池区域青铜器上的动植物、人物纹饰进行对比分析,再结合滇池区域的气候
学位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己成为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核心战略,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其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于企业自身竞争力与国家创新驱动力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创新具有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企业进行创新活动时往往会基于市场环境和企业自身情况进行综合的、谨慎的考虑。根据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共有流动人口3.76亿,占我国人口总量的26.6%,规模庞大的人口流动对我国城市发展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学位
王履既是一位出色的医学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画家,《华山图》册就是由他所作。在这组作品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情感抒发和绘画见解,对后人来说,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研究中国山水画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贡献。王履认为大自然是艺术家的老师,虽然他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见解,但他同时也注重向古人学习,最终才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王履深入观察游览华山后,在积累大量写生稿的基础上,潜心构思半年多时间,最终成功表现出了华
学位
在南宋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下,其绘画亦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无论是在山水画、人物画还是花鸟画上。政治上,宋朝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为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经济上,纸币的出现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富足的物质经济生活为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创造了先决条件。文化上,宋朝确立了儒学的官学地位,皇室与文人士大夫对书画艺术钟爱有加,并设有宣和画院,在全国上下招贤纳士,这也是宋朝绘画技法空前发展的重要因
学位
意大利是歌剧的故乡,有着深厚的人文历史和艺术氛围,地方性拿波里民歌作为意大利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音乐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两百年来意大利这个音乐之乡诞生了许多世界闻名的作品,为声乐界、音乐界、乃至艺术界提供了学习以及审美体验。拿波里民歌是意大利歌曲中的一个分支,而且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类别。拿波里民歌情感细腻,演唱者十分注意意大利美声唱法的使用,旋律既丰富多彩又朴实自然。拿波里民歌在当今声乐艺
学位
西北漢簡發現時間早、持續時間長、歷史跨度大,數量衆多,研究成果豐碩。但是已有的西北漢簡詞彙研究中,對簡牘材料多以出土地、刊布情況處理,對時間、內容、文體形式等差異性考慮不多,影響了研究結論的針對性和明確性。西北漢簡主體集中在西漢時期,但也已有不少東漢時期的簡牘,尤其是簡牘文書。這一部分簡牘尚未有系統性的詞彙研究,有本研究開展的空間。因此,本研究利用最新研究成果,搜集最新刊布資料,以西北地區出土有明
学位
本文将通过系统分析梳理“文学印象主义”这一理论方法的缘起,相关概念的演变,并在彼得斯,杰西·马茨,和理查德·贝朗,以及简·戈德曼等学者的研究基础之上形成一种综合的“文学印象主义”方法论。通过评述“文学印象主义”理论与伍尔夫创作的相关性,进而搭建起以“文学印象主义”相关理论研究《到灯塔去》这一经典小说文本的桥梁。全文的整体结构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伍尔夫《到灯塔去》的创作和相关人生历程
学位
浯溪刻石始于唐人元结,他先后在浯溪刻下了六铭一颂,由元结撰文,颜真卿书丹的《大唐中兴颂》,刻在江边的崖石上,因为它的文奇、字奇、石奇,后人称它为浯溪“三绝”。此后,超过二百五十名文人墨客来此游览,题诗作赋、铭刻碑文,成为国内最大的碑林,为我国碑刻文化研究的宝库。其中有《大唐中兴颂》、《书摩崖碑石》及清人何绍基、吴大徵等书法大家题名,刻石于浯溪,形成浯溪碑林胜境。浯溪石刻就像是唐宋文学发展的一个缩影
学位
十九世纪的中国处于封建统治之下,外部遭受到帝国列强的侵略,内部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在这种情况下,一批位于上海地区具有创新意识的中国画家,在西方艺术的冲击之下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将西画的元素加以吸收,并且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结合,形成了新的艺术风格。历史上称这个画派为“海上画派”,“海上画派”的出现也昭示着中国绘画开启了新的发展方向。任熊是“海上画派”前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自画像》以独特的造型和形式为
学位
影视人类学作为人类学与影视学融合的结晶,在注重人类学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影视手段寻求一种具体可见的文化理解与思想表达。影视人类学发展至今,为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学术与实践中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而影视人类学纪录片不仅是影视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兼具人类学的科学性与影视学的艺术性。乡村纪录片与影视人类学纪录片同属于纪录片范畴,但乡村纪录片的发展要比影视人类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