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务共享服务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实际意义上的大规模运用。在“互联网+”模式的影响下,财务领域出现了变革性的发展。近年来,伴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现阶段已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上市公司遭遇管理难度大和运作成本高昂等重重问题。为提高自身的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公司需进一步对现有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转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业务财务一体化进程等。因而,财务转型迫在眉睫。然而,在“互联网+”的模式下,公司需要如何推进财务转型?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构建和优化?是否通过构建优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有效推进公司财务转型的进程?本文在对“互联网+”模式下会计的具体变革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回顾的前提下,通过选取平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围绕平安集团、平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转型历程及转型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作模式进行简要概述。此外,本文通过采用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对“互联网+”下平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转型动因、转型目标及转型过程中采取的措施进行研究。选取平安集团2016年转型前后的经营数据和财务指标分析转型的成效,结果表明:(1)运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营业收入稳步增长;(2)资金管理水平得到提升,现金价值充分释放;(3)财务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员工满意度上升;(4)财务管理水平得到进步,核心竞争力增强。最后,总结了平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转型的成功经验,并对现阶段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仍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再提出了如建立财务联系人制度等一些改进建议。通过相关研究和案例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转型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发展的必由之路;(2)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转型为公司业务端工作的提升奠定了基础;(3)数据化与财务管理模式的深层次结合将极大地促进业务发展。本人认为,研究平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转型,一方面进一步丰富了公司财务管理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完善了我国财务共享服务理论,同时有助于在“互联网+”背景下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发展道路,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财务转型具有一定启示与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