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手势引导的工业机器人示教技术研究及应用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a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机器人作为融合多学科的先进智能化机器在各个工业生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示教作为控制工业机器人完成作业任务的关键步骤,已成为机器人技术应用研究的重要领域。传统的示教方式包括示教编程和离线编程,该方式通常需要示教者熟悉操作流程和程序指令,对示教者的专业知识要求较高,且示教过程繁琐,交互性差。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手势引导示教方法,使得示教者将示教的重点放在作业任务本身而非示教流程及指令的学习上,提高交互友好性,降低示教难度。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章综述了国内外在机器人示教技术与手势交互技术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研究内容与意义,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组织框架。第二章提出了基于手势识别的机器人运动轨迹生成方法。首先对机器人运动学进行分析,并以广数RB08工业机器人为研究对象构建运动学模型。针对逆运动学多解情况,提出基于连杆加权与角度二范数的最优解提取方法。然后基于KinectV2完成手部坐标系的构建,实现人手与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之间的位姿映射。最后引入卡尔曼滤波提高跟踪稳定性,并实验验证此跟踪方法的可行性,为后续手势引导示教奠定基础。第三章提出了面向自由空间的手势引导示教路径优化方法。首先利用手势标记点位控制点,实现作业区域引导任务。其次针对引导轨迹点的抖动和聚集问题,采用空间包围球法和Gaussian滤波完成引导轨迹的预处理。然后基于曲率与挠率阈值提取轨迹特征点并完成轨迹初步拟合。最后以Hausdorff距离作为拟合精度评定准则,不断添加特征点直至满足精度要求,完成示教轨迹的优化。第四章提出了面向作业约束的手势引导示教意图再现方法。首先分析作业对象和手势行为特征,提出基于速度分割域的手势引导轨迹分割方法。然后采用改进等距抽样法完成分割轨迹段的匹配与识别。针对作业加工段轨迹,提出量化设计特征与手势特征的方法,实现手势对加工段轨迹的量化意图表达,并结合制造特征生成加工段轨迹。针对作业过渡段轨迹,采用等圆弧段法实现前后加工段轨迹的自动过渡过程。第五章开发了工业机器人虚拟示教仿真系统。该系统包含原始示教盒主要功能,包括手动示教,编程示教和再现示教。并根据本文提出的手势引导示教方法I针对两种作业环境分别添加手势引导示教功能,使得示教过程更加友好、高效。第六章对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进行了总结,并针对目前的不足之处和后续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国内对于风幕式喷杆喷雾技术的研究仅仅停留在整机的集成与气流辅助功能的实现上,而缺乏对于风幕式喷杆喷雾气液两相流动特性的深入研究。本文建立了风幕式喷杆喷雾的数值计
美育是现代美学与教育学交叉研究的成果.美育理论已经发展为一种专门的理论研究,目前在中国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应该注意的是,美育应实现美学与教育学的结合,而不能仅仅停留在
期刊
本文深入分析了“多色经提花织物”的色彩呈现原理和组织结构设计原理,提出“多色经提花织物”在数码技术下的创新设计方法,用以织造具有彩色图像效果的提花梭织物,并提高纹织设
学位
花体字是圆体字的一种,是英文字母的书写艺术,18世纪起源于英国。字母排列整齐,花体宛如小乌,有的则以圆圈加以修饰。19世纪,学生们要认真临摹名人的字帖,反复练习字母以及那些圆圈和曲线。学生们还要练习手臂,以便运笔更加自如、有力。这样的作品如今已被当成艺术供人欣赏,收藏家对这一美妙的艺术品更是趋之若骛。  在跳蚤市场上偶然发现一块20世纪50年代的亚麻布,上面记录了上个世纪书法艺术的繁荣。当时,殖民
天然产物及其类似物是研制新药的一个重要来源,而氟原子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引入到有机分子中往往产生意想不到的生理活性变化,因而含氟生理活性物质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研究
本文以汉代出土的漆纱实物为一手资料,在国内外首次展开了对漆纱技术的系统研究。运用现代测试分析手段,对海曲汉墓所出漆纱的各技术环节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取得了大量以往所未有
一、研究背景  “堰”,指拦水用的堤坝。十堰,即十道拦水堤坝。十堰市城区所在地原名陈家街,清代中叶,人们在陈家街东侧的百二河(河名)拦河筑坝,沿河先后筑起头堰、二堰、三堰、四堰等共十道堰。十堰市作为地名,便由此而来。  十堰城区是沿着百二河两侧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前,十堰城区所在地仅为沿百二河分布几千人规模的小镇。百二河为天然河道,河道上的十道堰主要是以农业灌溉为主(如图1a)。上世纪六十年代
期刊
随着半导体产业与集成电路的不断飞速发展,对于单块芯片的集成度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意味着在硅片晶圆表面上刻蚀的线条也要求越来越细,而传统的干式光刻技术已经越来越不适
本课题对中空双层壁织物的形成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首次提出了中空双层壁织物的形成可以采用“接结纬法”原理和经起毛原理制织,同时还首次提出将管状织物的设计原理与“接结纬
纤维作为增强材料现广泛应用于混凝土建造、维修和加固,且混凝土很多以薄板形式存在。目前研究和应用的纤维形式主要为短纤维,织物属于新型增强材料,自重轻,耐腐蚀,具有良好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