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洪涝是指长时间持续降雨导致地面产生积水及径流或引起江河泛滥、淹没城乡及田地,并进一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一种自然灾害。20世纪以来,世界上特大洪水的发生频率明显增多。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报告也表明,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气候变化会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强度、持续时间以及发生范围的改变。我国是世界上暴雨洪涝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且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人口和财产日益增多并趋于集中化,这导致暴雨洪涝对社会财产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暴雨洪涝发生后,所引起的水源、空气湿度和温度等生态环境变化,以及对人群免疫系统的影响,往往会造成人类虫媒传染病、肠道传染病以及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对人类健康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虫媒传染病一般指通过蚊子、苍蝇、蠓、虱子、跳蚤、蜱、螨等媒介生物叮咬传播的疾病,大多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虫媒传染病发病数在我国每年传染病总发病数中占5%~10%,但病死数占了传染病总病死数的30%~40%。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又称日本脑炎(JE),是一种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为主的虫媒传染病。该病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乙脑每年至少会导致45,000临床病例,病死率达20~30%。目前国内外虽已有部分研究发现了降雨、空气湿度以及气温与乙脑的发病密切相关,但是暴雨洪涝作为和降雨息息相关的一个自然灾害,鲜有研究分析其对乙脑发病的影响。此外,以往的研究数据均是以月或周为尺度,不利于对潜伏期较短的传染病做出及时的控制措施。因此本研究以四川省为例,采用逐日数据对2005-2012年暴雨洪涝致乙脑发病情况进行研究,并对气温、相对湿度等气象因素对乙脑发病影响作相关验证,以期预防和减少暴雨洪涝及气象因素导致的健康影响。研究目的(1)分析四川省乙脑发病聚集区;(2)定量分析暴雨洪涝和乙脑之间的关系及滞后效应;(3)定量分析气象因素和乙脑之间的关系及滞后效应。研究方法采用ArcGIS绘制四川省2005-2012年乙脑累计报告发病数分布图,发现该省乙脑患者聚集区。选择聚集区内发病例数最多的两个市作为研究地点。乙脑个案数据来自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气象数据及暴雨洪涝数据来自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及中国气象灾害年鉴。采用时间分层病例交叉设计定量分析暴雨洪涝及气象因素和乙脑之间的关系及滞后效应,通过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比值比(OR)与95%可信区间(CI)以及滞后效应。敏感性分析采用广义相加模型(GAM)。以某市暴雨洪涝致乙脑发病风险为例,采用GAM对上述时间分层病例交叉设计所做出的结果进行验证,在调整日平均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以及乙脑日发病数季节趋势、长期趋势和星期几效应后,计算暴雨洪涝致乙脑发病的相对危险度(RR)与95%CI以及滞后效应。研究结果四川省2005-2012年乙脑病例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西部大部分地区没有乙脑病例报告,呈现"东多西少"的分布特点。2005-2012年5月至10月,南充市累计报告乙脑病例661例,中位年龄为3.6岁。泸州市在此期间累计报告乙脑病例493例,中位年龄为4.1岁。两市主要发病人群均是0-4岁儿童。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南充市暴雨洪涝发生后23-25天会增加乙脑的发病风险,最大效应发生在洪涝后24天(OR=2.19,95%CI:1.34-3.58)。相应的,泸州市暴雨洪涝发生后22-24天时增加乙脑的发病风险,最大效应发生在洪涝后23 天(OR=1.84,95%CI:1.16-2.92)。气象因素对乙脑发病影响的分析结果显示,南充市平均气温和平均相对湿度均可增加该病的风险,最大效应值分别出现在滞后24天(OR=1.24,95%CI:1.15-1.34)和滞后 25 天(OR=1.05,95%CI:1.03-1.08)。类似的,泸州市气象因素对乙脑发病影响的分析结果也显示,平均气温和平均相对湿度均可增加该病的风险,最大效应值分别出现在滞后16天(OR=1.26,95%CI:1.15-1.39)和滞后15 天(OR= 1.07,95%CI:1.04-1.09)。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南充市暴雨洪涝在滞后19-21天,以及滞后23-25天时增加乙脑的发病风险。滞后21天以后,最大效应发生在21天(RR=1.50,95%CI:1.08-2.09)和 23 天(RR=1.50,95%CI:1.07-2.09)。研究结论(1)四川省乙脑发病聚集区为东部。(2)暴雨洪涝可以增加乙脑的发病风险。(3)日平均气温和日平均相对湿度亦是乙脑发病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