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并探讨针刺配合闪罐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脑病科、针灸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闪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以10天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后休息2天,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均运用House-Brackman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量表进行评价,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B量表面神经功能分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的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2)治疗后,治疗组的愈显率和有效率分别是82.35%与94.12%,对照组的愈显率和有效率分别是58.82%与85.29%,两组患者的H-B量表面神经功能分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量表评分及临床疗效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期间,治疗组有2例,对照组有3例,共5例患者在取针后出现面部皮下血肿予以及时按压处理,不影响下一次治疗。结论:针刺配合闪罐法和常规针刺法均能提高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尚可,与常规针刺相比,针刺配合闪罐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