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末,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扩展和深化,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在金融监管方面不断放松,一方面它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活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金融和资本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正在悄然聚集之中。2007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犹如海啸一般席卷全球,研究者们意识到,在国际社会合作日益密切、国际金融机构关联度日益增强的今天,任何一个单独的经济体在面对系统性风险的爆发时都无法独善其身。单个金融机构的破产导致的风险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快速传染,以及国际监管组织面对风险的不断聚集和传播时监管手段的缺乏,使得政策制定者们逐步发现传统的基于微观审慎的监管思想也许能够较好地对个体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进行监控,但在面对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时却显得无能为力。要全面防范系统性风险,就必须着力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制定和完善。自1979年被首次提及以来,“宏观审慎监管”一词不断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以G20峰会、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BIS)为首的国际组织在近几年不断致力于宏观审慎监管制度的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内容和政策措施日趋丰富。本文首先回顾了宏观审慎监管思想的提出与发展,并从时间维度和横截面维度阐述当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主要内容。由于宏观审慎监管是在微观审慎监管并不足以维持现有金融系统稳定性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因此本文还从直接目的、最终目的、风险模型、机构关联性、政策制定和政策重点等多个角度来介绍二者之间的异同。在这种声势浩大的金融海啸中,赫赫有名的大型金融机构们非但没有能够维持好金融系统的稳定性,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反而成为了金融危机的制造者和系统性风险的集散地。这些金融机构们“太大而不能倒”(TBTF)以及“太关联而不能倒”(TITF)的特性成为影响金融系统健康运转的新的不稳定性因素,原本致力于从时间维度解决金融系统顺周期性的研究者们转而将目光投向系统性风险在横截面维度的分布情况,系统性风险大小的评估、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识别和监管因此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对当前研究者们对系统性风险和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不同定义进行了回顾,并对国内外监管部门近年来提出的监管政策进行了介绍。在风险评估方面,本文对当前主流的系统性风险定量评估方法进行了分类,从风险维度、数据要求等角度对这些方法的优劣性进行了比较。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以我国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作为切入点,以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完全基于公开市场数据,采用“自下而上”的条件在险价值CoVaR方法和“自上而下”的成分期望损失CES方法,探讨我国商业银行的系统重要性程度并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防范提出一定的政策启示。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银行业系统中,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这四大银行的系统重要性程度处于第一集团,且大部分的系统性风险聚集于少部分的金融机构中,政策制定者们如果能够保证这些银行的经营状况良好,将能够在较大程度上维护整个银行业系统的稳定。此外,每年度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基本保持稳定,而不会随时间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意味着监管部门无需对这部分银行的监管政策作出反复的变动,即可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本文进一步对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银行规模大小、股权市账比、不良贷款比率以及是否是系统重要性银行与其系统性风险呈现出正相关关系,而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增加以及杠杆率的提高能够显著地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