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观性被认为是语言的固有特性,一直以来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而指示语作为语言中重要的一个系统,它的主观性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近些年对指示语主观性的研究局限在只借鉴语言主观性的理论,而忽视了指示语本身的特殊性。本文从人类的认知机制出发,探讨了说话者在运用指示语的过程中如何通过常规视角、视角的转移以及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框架来体现自己的情感、想法、态度、信仰等,即体现指示语的主观性。在常规视角中,说话者都不自觉地以自我为中心,与周围的事物建立联系,从而留下主观的痕迹,这在指示语中表现尤为明显。本文从美剧《成长的烦恼》第一季中分别选取了包含人称指示语、时间指示语、空间指示语等常规用法的一些语句,发现在这些用法中说话者都是或者隐性或者显性地以自己所处的时间、地点等作为参考点,把自己置于或者台上或者台下的位置,来描述其他的事物。而由于人类具有的视角转移的认知能力,为了表达一种特别的感情,说话者常把中心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在指示语中就表现为指示映射,造成人称的转移、“不恰当”的称谓、移情等现象。针对这些现象,本文从日常用语选取了一些常见的表达,运用心理空间理论来分析说话者如何通过建立新的空间来达到视角转移的目的。当说话者把中心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时,他/她就把自己置于这个新的空间,从新的角度出发,更容易让受话者感受到不一样的情感、更强烈的主观想法,进一步体现了指示语的主观性。说话者的主观想法在认识情态指示语的运用中也表现得很明显。说话者总是运用一定的认识情态指示语来表现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判断的基础是人类对世界认识的知识逐步形成的框架。每个人的认识框架都是不一样的,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判定就会带上自己的印记,从而表达了一种主观的看法。本文以情态指示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用法为基础,分析了情态指示语如何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通过对指示语常规用法、发生映射的现象及情态指示语进行分析,本文详细探讨了指示语主观性的具体表现,这对现实生活中说话人如何发挥指示语的主观性,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态度等有一定的启示,同时也进一步揭示了指示语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