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质仿真技术在厅堂言语可懂度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ira_lacus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言语可懂度能够科学地评价一个建筑厅堂内的言语传输质量,对于以传达言语声为主要目的的建筑厅堂如剧场、会议室、教室等,引入该参量对该厅堂进行音质评价有重要的意义。言语可懂度的传统评价方法一般是在实际厅堂中进行客观测量或主观评价实验,这会受到时间、地点等诸多限制,而且只能在厅堂建成后进行。借助于近年来迅速发展的音质仿真技术,言语可懂度评价能够摆脱诸类限制,还能够在一个厅堂建成之前就对可能的言语可懂度作出预测。因此,音质仿真技术在用于言语可懂度的评价方面有着传统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通过音质仿真技术进行厅堂内言语可懂度的主客观评价结果受到软件算法、模型等效、软件参数设定等因素的影响,因而较为复杂和困难。基于此点,本文系统性研究了音质仿真技术用于厅堂的言语可懂度评价的策略和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四个房间进行了言语可懂度评价并得到主客观评价关系曲线。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对音质仿真技术和言语可懂度评价的基本原理内容进行简要论述,为研究工作开展做理论铺垫。(2)对音质仿真过程中影响言语可懂度评价的因素进行分析论证。将仿真过程分解,从仿真模型的空间等效、声源等效、听者等效等方面展开细致探索,讨论模型参数的设置选择,得到严格的模型等效;基于模型等效工作,研究基于仿真的STI仿真方法和言语可懂度主观评价的流程。(3)应用仿真技术对四个房间进行言语可懂度评价实验,基于仿真技术得到言语可懂度评价结果和主客观评价关系曲线。(4)将基于仿真得到的结果与基于现场实测的结果进行对比,讨论音质仿真技术的不足和局限性。本研究工作对于音质仿真技术在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为实现城乡统筹,提升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行农村社区化的建设方针,并在全国各县(市)试行,掀起了村庄改社区的建设高潮。  在城乡规划学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的工业生产逐渐衰退,大多数工厂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不再适应市场的需要,已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许多有历史文化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工
学位
中小户型是我们在做居住类建筑设计中必然要涉及的一个基本概念。按照我国现有政策规定,建筑面积小于90平方米的我们称之为中小户型。该选题来自于我们对建筑特别是对建筑平
面对空前繁荣的世界文化交流和民族文化发展,作为文化载体之一的建筑也不断涌现新的景象,改变着城市的面貌。而博物馆建筑则是站在了文化浪潮的最前沿,一个新的博物馆建筑的
学位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环节。它为人们提供环境良好的室外活动空间,为城市输送清洁空气,还是调节城市微气候的重要杠杆。绿地对城市微气候的调节范围大至整个城市,小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城市人口增多,用地规模扩大,人地矛盾突出,造成城市生态环境恶化,人们开始寻求解决矛盾,保持城市健康发展的途径。在此背景下,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的建设受
题目的确定缘于对农村规划中千篇一律的建设模式与日趋同质化的农村面貌的反思。城乡统筹是否就是城乡统-?农村建设中传统与现代应当怎样取舍?基于这样的思考,论文以江苏省为
在中外古今的城市中功能复合是城市用地布局的方式之一,是城市土地使用的理想状态,是实现城市集约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和必然结果。在当前信息社会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业建筑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大型商业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其职能正逐渐从单一的商品买卖向休闲娱乐等多元化转变。大型商业建筑的路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