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器高频模块接口及下行视频流帧格式转换软件设计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ku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资源的不断扩展和所提供业务的不断增加,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实现三网合一,为用户提供综合业务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新型HFC网络具有频带宽、适合提供综合业务、网络建设费用低和易于普及等优点,符合家庭用户的普遍要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集中器是新型HFC网络的关键设备,它的引入改变了网络的传出机制,有效地克服了原来的漏斗效应,解决了目前HFC网络存在的一些问题。由于传输机制的变化,集中器需要承担数字电视的解复用功能,采用的协议与DOCSIS不同,所需的硬件和软件都与机顶盒或Cable Modem不同,必须重新开发,论文作者主要负责集中器高频模块接口的软件设计,并对视频信号进行解复用、将视频流信息封装进成以太网帧。首先,论文对集中器高频接口模块硬件做了详细的介绍,对高频模块做了需求分析,高频模块将对由前端CTS传送过来的射频信号进行变频,解调,同步,分类传送到相应的模块进行处理。论文中所选用的高频头主要由调谐模块TUA6020,解调模块STV0297组成,完成将下行高频信号的变频解调工作。然后论文对集中器高频接口主体软件进行了设计,主要对其中的主任务软件设计做了详细的介绍,主任务主要执行集中器高频接口部分初始配置,完成下行同步。初始化配置通过对高频头的内部结构分析,从而对相关寄存器进行配置,驱动高频头正常工作。同步任务通过对TS数据包分析,当连续检测到3次开始标志0X47就表示完成同步。集中器下行视频流经过变频解调,完成系统级解复用以后,还需要对它进行以太网封装,才能将视频流传送到集中器交换模块。本文通过分析TCP协议和UDP协议,根据实时多媒体数据传送的特点,说明了TCP协议不适合传输实时多媒体数据,因此本论文采用了一种RTP/UDP数据封装方法。为了减少时延和误码率,采用了将一个TS数据包封装成一个IP数据包,通过与管理服务器的交互,将组播地址添加到IP数据包中,从而完成对TS数据包的以太网封装工作。论文对所设计的软件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表明论文设计的软件都实现了预期的功能。在论文的最后,提出了对集中器后续研究工作的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对广域网分布式存储系统所涉及到的多个方面进行了细致充分的研究,提出了新颖有效的实用算法。文章从P2P存储系统的结构和运行特点出发与人脑的记忆过程进行了比照,发现P2P
随着嵌入式系统、无线通信、计算机网络及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具有感知、计算和无线网络通信能力的传感器以及由其构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引起了人们的
由于具有频谱利用率高、实现容易和接收机结构简单等优点,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当OFDM系统载波频率不是很高,且终端的移动速度不是很快时,通常可认
ITU-T的新一代视频编解码标准H.264,相对于先前的视频编码标准,能在相同码率下提供很好的视频图像质量。随着H.264常见的三种开源代码的公开,如何有效地在实际应用系统和工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