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内外新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在总结过去学习经验和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重新认识和科学定位了民族精神,在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了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将其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纳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的全过程;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新的视角、新的提法,还为民族精神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活力,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①的结晶。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理论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相结合,不断推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理论向前发展,而弘扬和培育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这一理论体系也是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发展的。本文通过五个章节对十六大以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理论发展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是对十六大以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理论发展的理论渊源、指导思想、实践基础及现实需求进行梳理。第二章,主要是对十六大以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理论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发展进行探讨。第三章,主要是对十六大以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目标和任务的发展做一个系统的总结和分析。第四章,主要是对十六大以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内容和方法的发展进行系统论证,在十六大以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内涵得到了升华,具体表现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中国梦;与此同时,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十六大以后又有了新的时代表现: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世博精神和中国精神;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方法上面在也有了新的实践。第五章,主要是对十六大以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理论发展的时代意义进行剖析,对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综合国力;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民族团结统一,实现中国梦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