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比较经乳晕,经肿瘤周围注射及外周静脉(肘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声诺维在乳腺腋窝淋巴结中的显示情况,来选择一种合适的注射方法进行乳腺腋窝淋巴结的研究。
方法 45例患者,随机分为乳晕注射组,肿瘤周围注射组和外周静脉注射组三组,分别将声诺维注入乳晕、肿瘤周围及外周静脉部,然后采用CPS造影成像技术于患者同侧腋窝部观察淋巴结增强情况。比较不同注射方法下淋巴结的检出率及淋巴结的显影增强的起始时间,持续时间等,同时比较造影前后淋巴结的检出情况。
结果 乳晕注射组、肿瘤周围注射组及外周静脉注射组三组间淋巴结检出率分别为86.7%,86.7%和93.3%,三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乳晕注射组和肿瘤周围注射组淋巴结及淋巴管显像更佳。三组间淋巴结开始增强的时间乳晕和肿块周围注射明显快于外周静脉注射组(P<0.05),而乳晕和肿块周围注射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淋巴结显影平均持续时间乳晕注射组与肿瘤周围注射组均明显长于外周静脉注射组(P<0.05,P<0.05),而乳晕和肿块周围注射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造影后淋巴结显示的病例数及个数均明显高于造影前(P<0.05,P<0.05),造影后三组之间淋巴结发现的例数和个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超声造影可明显提高腋窝淋巴结的显示率。经乳晕、肿瘤周围较外周静脉部注射造影剂淋巴结、淋巴管的显像更佳,其中乳晕注射由于操作更为简便可行,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目的 探讨采用乳晕下注射超声造影剂声诺维(Sonovue)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并判定其性质的可行性,以及能否通过前哨淋巴结来预测腋窝淋巴结是否有转移。
方法采用乳晕下注射声诺维对22例乳腺癌患者同侧腋窝的前哨淋巴结进行造影检查,观察前哨淋巴结的显示率及良恶性淋巴结的造影增强特点并与传统超声检查进行比较。同时以腋窝淋巴结清扫后获得的淋巴结转移程度为标准,观察前哨淋巴结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作用。
结果22例患者中术前超声造影成功发现前哨淋巴结者18例,检出率为81.8[%]。检出率随年龄增加和肿块增大而减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肿块位于内象限较外象限检出率减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共检出前哨淋巴结32枚,平均每例1.5枚。术中美兰染色后检出前哨淋巴结35枚,以此为标准,超声造影的敏感性为91[%](32/35)。根据造影增强的特点判定为转移性淋巴结的有12枚(病理诊断为10枚),非转移性的淋巴结有20枚(病理诊断为19枚),造影增强判定前哨淋巴结转移与否的敏感度90.9[%],特异度90.5[%],准确性为91[%]。通过造影发现的32枚淋巴结中通过传统的超声发现了24枚,这24枚淋巴结通过传统超声检查判定为良性的有16枚(病理诊断为14枚),转移性的有8枚(病理诊断为6枚),传统超声判定前哨淋巴结转移与否的敏感度75%,特异度88%,准确性83%。本组22例患者在腋窝淋巴结清扫后检出有转移者10例,未转移者12例,超声造影前哨淋巴结经病理诊断为阳性的8个病人中(腋窝淋巴结阳性者为7例),超声造影前哨淋巴结病理诊断为阴性的10个病人中(腋窝淋巴结阴性者为8例)超声造影增强前哨淋巴结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77.8%,特异度88.9%,准确性83.3%,假阴性率22%,假阳性率11.1%。k=0.63,说明超声造影定位的前哨淋巴结能较好的预测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况。
结论乳晕下注射声诺维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应用中可以取得较高的检出率和准确性,不仅可定位前哨淋巴结,还可判定前哨淋巴结的性质,而且通过前哨淋巴结能较好地预测腋窝淋巴结是否有转移,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