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需求层次满足的信息系统集成知识创新激励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b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系统集成推动了企业内部集成化管理平台的搭建,企业方能够通过集成实现“1+1>2”的内部效益提升。从知识管理的视角看,这就意味者企业方集成管理实践下的知识积累大于孤立系统运行的知识存量和,支撑知识增量实现的正是企业内部的知识创新。但由业主企业、系统集成商以及原系统服务商共同参与的多主体性在促进协同效益提升的同时也为协同创新的实现增加了难度。信息系统集成过程诱发主体间利益的重新分配,各主体在追求利益过程中形成差异化的需求重点;知识创新需要时间、人力等资源投入,成本分摊的合理性将对主体知识创新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对资源投入的补偿合理性也进一步对主体知识创新行为产生影响。因此,从信息系统集成主体在知识创新过程中的行为视角出发,分析主体参与知识创新的需求层次,并根据不同的需求层次采取恰当的激励机制成为促进知识创新、保障信息系统集成成功的关键问题。在“行为人”假设的基础上,引入马斯洛需求层次模型对信息系统集成主体参与知识创新的多维动机进行分析,构建基于需求层次的知识创新动机模型,结合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特点以及信息系统集成中知识创新的特点,对各需求层次的动机进行细化。在需求层次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学习动机是知识创新多维动机的重要层次,从知识积累的角度出发,构建知识创新成本模型,分别讨论原系统服务商不分摊知识创新成本、以及原系统服务商承诺分摊知识创新成本情形下知识积累的实现效果,构建基于学习动机满足的知识创新激励机制。在需求层次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内部认同成为主体参与知识创新的重要动机,引入锦标机制,在知识创新阶段刻画的基础上,结合知识创新三阶段应用锦标机制,构建基于认同动机满足的知识创新激励机制。以中国移动重庆公司启动信息系统集成项目为案例,利用需求层次模型对主体知识创新动机进行分析,针对学习动机满足,以知识创新成本分摊模型为基础对主体知识创新成本分摊比例进行测算,针对认同动机满足,利用锦标制度确立知识创新各阶段的补偿比例与补偿范围,从而完成基于需求层次的知识创新激励机制构建与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以海带、大蒜、姜等为原料的海藻功能性食品的降血脂作用。[方法]将60只昆明种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对照组、血脂康阳性对照组、海藻功能性食品低剂量组、
本文以近五年国际上关于数字电影特效的论文为对象,通过对论文研究区域、作者学科分布、数字特效类型片等主题域的具体资料进行分析,概括出全球数字电影特效近年来的研究动向
在现代制造业中,高精度的数控加工技术是其发展的主要方向。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对加工精度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在机床运动期间受内部及外部因素的影响,控制系统的品
传统框架梁受力钢筋在支座内采用90°弯钩弯锚节点构造设计,但须增加钢筋资源消耗。通过对现行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受力特性分析,以及现行工程设计标准提高后对框架梁受力
三峡库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出了夔州的一枝奇葩——夔州竹枝歌舞。夔州竹枝歌舞是由古代巴渝舞经踏蹄舞嬗变而来,是一种集歌、舞、乐为一体的民间歌舞形式。夔州竹枝歌
本文从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出发 ,对我国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现实状况进行分析 ,并为调整卫生服务的供给与需求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思路。
由Babad、Balachandran以及Carsten等提出的作业成本动因优化理论,是在基于作业成本计算精确性的基础上,考虑"成本-效益"原则用数学建模的方法解决作业成本动因优化问题。其
<正>于漪老师是我非常敬仰的一位前辈。学习了"于漪老师:以人格育人格"事迹后,让我倍感亲切,引发深度思考。在"教师博雅"微信公众号上曾读到过一篇题为《于漪——用六十年耕
会议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全球范围内的建筑行业大都出现“疲软”现象,具体表现是项目不能按时完工、项目成本严重超支、所建项目不能令业主满意、项目中出现的业主和承包商之
当今随着网络技术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多个企业通过互联网联合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在这些联合服务过程中,用户需要向提供服务的各方分别提供身份认证信息。一方面随着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