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系统集成推动了企业内部集成化管理平台的搭建,企业方能够通过集成实现“1+1>2”的内部效益提升。从知识管理的视角看,这就意味者企业方集成管理实践下的知识积累大于孤立系统运行的知识存量和,支撑知识增量实现的正是企业内部的知识创新。但由业主企业、系统集成商以及原系统服务商共同参与的多主体性在促进协同效益提升的同时也为协同创新的实现增加了难度。信息系统集成过程诱发主体间利益的重新分配,各主体在追求利益过程中形成差异化的需求重点;知识创新需要时间、人力等资源投入,成本分摊的合理性将对主体知识创新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对资源投入的补偿合理性也进一步对主体知识创新行为产生影响。因此,从信息系统集成主体在知识创新过程中的行为视角出发,分析主体参与知识创新的需求层次,并根据不同的需求层次采取恰当的激励机制成为促进知识创新、保障信息系统集成成功的关键问题。在“行为人”假设的基础上,引入马斯洛需求层次模型对信息系统集成主体参与知识创新的多维动机进行分析,构建基于需求层次的知识创新动机模型,结合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特点以及信息系统集成中知识创新的特点,对各需求层次的动机进行细化。在需求层次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学习动机是知识创新多维动机的重要层次,从知识积累的角度出发,构建知识创新成本模型,分别讨论原系统服务商不分摊知识创新成本、以及原系统服务商承诺分摊知识创新成本情形下知识积累的实现效果,构建基于学习动机满足的知识创新激励机制。在需求层次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内部认同成为主体参与知识创新的重要动机,引入锦标机制,在知识创新阶段刻画的基础上,结合知识创新三阶段应用锦标机制,构建基于认同动机满足的知识创新激励机制。以中国移动重庆公司启动信息系统集成项目为案例,利用需求层次模型对主体知识创新动机进行分析,针对学习动机满足,以知识创新成本分摊模型为基础对主体知识创新成本分摊比例进行测算,针对认同动机满足,利用锦标制度确立知识创新各阶段的补偿比例与补偿范围,从而完成基于需求层次的知识创新激励机制构建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