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争取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技术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深化改革、产业升级的突破口,对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增长且占领国际优势地位发挥重要作用。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应该不断自主创新提高自身市场占有率,进而提升国际竞争力。由于技术创新风险高、资金需求大、外部性等特性,导致企业面临前期研发资金融资困难、后期技术成果易被模仿的难题,严重削弱企业创新积极性。当市场自身调节碰壁时,政府的介入可以弥补市场缺陷,有为政府采用产业政策特有资源可以部分解决企业研发资金困难,降低创新主体研发成本,替企业分担创新风险,进而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发挥积极引导作用。然而,产业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管理以及内部监督存在差异,享有优惠资源的不同企业主体对产业政策的认知和实际执行不同,致使同一政策在控制了企业规模、成长性、股权结构等内部自身因素的条件下,企业不同的内部制度执行水平对产业政策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实施效果存在差异。基于此,本文首先梳理已有相关文献,根据相关理论深入分析变量间内部机理来提出本文研究假设,运用规范和实证两种研究方法,选择我国创新主力军代表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以2014-2017四年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考察政府补助、税收优惠两种发挥资源作用的产业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且比较二者的作用效果,进一步将内部控制纳入研究框架,分析企业不同的内控执行水平对产业政策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当期或滞后一期充当资源机制的产业政策均显著增加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和专利输出数量,提高了企业创新绩效水平,且税收优惠的促进程度优于政府补助;其次内部控制能有效促进企业研发成功。模型中进一步加入产业政策与内部控制乘积项,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在产业政策促进企业创新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说明产业政策对创新绩效的激励作用在内部控制执行水平越高的企业中更加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建议政府形成以税收优惠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的产业政策体系,用更多税收优惠政策优化市场竞争环境,带动创新主体通过公平竞争追寻利益,有助于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其次严格要求企业提高内部治理水平,在倡导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同时严格监管企业内部控制实际执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