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安微文化是一种具有包容性、互动性、个性化、平民化特征的公安文化形态,它注重片段和微景,突出浅表达和点叙述,体现即时性和交互性,借助自媒体平台通过积累和引导发挥对内塑造、对外传播的作用。随着公安微博的兴起,公安微文化得以产生并迅速发展,公安微信、公安微小说、公安微电影等不断充实着公安微文化的内容,打开了公安微文化发展的全新格局。公安机关着力更新理念思路、完善机制制度、丰富手段方法,探索出以“公安微文化”为代表的公安文化创新之路:公安微博持续领跑政务微博,公安微信粉丝数连创新高,公安微电影闪亮荧屏好评如潮……充分体现了公安微文化精神塑造、人文关怀、服务群众、展示形象的积极作用。以微博、微信、微小说和微电影为代表,构成了公安微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于在公安工作中通过微形式的微表达完成大文化的大交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信息化建设为公安微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但受到传统体制的影响以及信息社会的不确定因素,公安微文化的深化建设还面临诸多挑战:公安宣传工作对公安微文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媒介的发展对公安微文化不断提出挑战,多元价值观的存在也向公安微文化发起冲击。通过公安微文化平台将公安部门自身打造成为一个有影响力、话语权和公信力的“自媒体”平台;以兼容并包的发展思路,融合“新、活、快”的公安文化内容,打造一个有热点、有温度、传播快、接地气的公安微文化品牌,不仅有利于公安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更是公安机关在信息时代与时俱进、科学执政的有力举措。在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保障公安微文化服务好公安工作发展需要,将法治精神和服务理念贯穿公安微文化发展始终,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注入正能量,将是探索公安微文化建设路径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安微文化建设可以从理论层面、技术层面和实践层面加以完善,弘扬法治精神、树立服务理念,通过新技术拓宽公安微文化建设途径,保障公安微文化健康发展,在实践中注重公安微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结合,推动公安微文化服务公安工作,为积极主动引导公安微文化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